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让孩子做小夜猫 如何帮助孩子改善睡眠习惯?

(2015-08-21 11:40:10)
标签:

杂谈

孩子应该睡多长时间?

按国际要求,初生儿每天应睡20小时,2-3个月婴儿应睡16-18小时,4-8个月婴儿应睡15-16小时,9-12个月婴儿应睡14-15小时,1-2岁的幼儿应睡13小时,3-5岁的孩子应睡12小时,6-7岁的孩子应睡11小时,7岁以上小孩应睡9-10小时。

不要让孩子做小夜猫 <wbr>如何帮助孩子改善睡眠习惯? 
孩子晚睡的三大危害:长不高、影响智力发展、心血管疾病隐患

晚睡或睡眠不足对身体而言是一种过度刺激,进而会引发人体的压力反应,诱发肾上腺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让孩子长不高。晚睡同样会刺激压力荷尔蒙分泌,抑制生长激素活动,并影响脑下垂体对性荷尔蒙的正常调节,所以经常晚睡的孩子还会出现性早熟。

睡眠不足的孩子会产生过度压力反应,特别是幼儿,他们会因为睡眠不足而感到疲倦,表现得易怒、暴躁,很难平静,甚至表现出无法入睡的过度压力反应,而且越是睡眠不足,他们的情绪就越亢奋。

晚睡除了可能造成孩子躁动、爱哭闹,个性怯懦,缺乏行动力,意志力薄弱,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影响智力发展,还会伤害孩子的心脏,埋下将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种子。

如何有效帮助孩子改善睡眠习惯?

家长在睡前要营造睡眠气氛,比如每天晚上8:00-8:30上床,家长可以说或表示自己困了,开始洗澡,洗澡之后直接把孩子抱到卧室,把灯关掉,可给他/她轻声讲一个小故事,让孩子慢慢入睡。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些睡觉的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洗脚、整理床铺等工作,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让他们知道该睡觉了。

家长要为孩子培养规律的睡眠习惯,让孩子养成固定时间起床。孩子睡得太早时,家长可适当延缓他/她睡眠的时间,这样能让孩子睡眠更持久。对于已经有不良睡眠习惯的孩子,家长则要考虑采取循序渐进法。有时候,孩子不乖乖睡是因为怕黑,家长可引导孩子面对黑暗,不是仅仅告诉孩子“不要怕”“你怕的东西是假的”或“勇敢一点就好了”。

家长哄孩子入睡时千万不要大声哄,也不能抱着,家里人说话时最好都能小声。不要让孩子在白天睡得过久,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如果孩子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她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一般学龄前儿童中午睡1-2个小时即可,切忌让孩子睡上3、4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不要让孩子睡前太兴奋。很多孩子到了睡觉时间还会玩得很起劲,躺在床上大脑兴奋得睡不着。一般建议家长在孩子上床前一小时,让他/她不要玩得太疯,不要玩容易让大脑兴奋的游戏,比如捉迷藏,最好能将孩子的情绪调整为平静模式,比如睡前故事、睡前播放舒缓的音乐,哼唱儿歌等,有助于孩子培养睡觉情绪,减少入睡所需时间。

不要以为家长熬夜对孩子没影响。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出生后,自己熬夜跟孩子无关。其实只要是住同一屋檐下,家长没睡,孩子也会因受大人的影响而不会早睡。家长熬夜对于婴幼儿的影响更大,很多年轻妈妈由于白天工作繁忙,晚上玩的又比较晚,通常会熬到很晚才睡觉,而孩子的休息时间又和他们是同步的,所以喝奶时间也变得很晚。这样对孩子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如果他们太晚睡,那么体内的生长激素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容易影响注意力。

千万不要让孩子晚睡,人体健康的良好运作,有赖于七岁前打下的稳固基础。为孩子经营规律生活,以便培养身体的节奏感,便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而睡眠正是营造规律生活节奏的重大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