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根据蒙台梭利教育法,接触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对于1.5岁-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至关重要。 在这个敏感期,孩子对于音乐有很强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美妙旋律可以帮助他/她们促进大脑发育,从这一点说,音乐比益智类玩具要更有效果。
同时,这一敏感期的孩子,对于学习某些知识或技能会有更加敏锐的接受能力和领悟力。1.5岁-6岁的幼儿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当然,这对于孩子以后能和他人和睦相处、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非凡的意义。反之,孩子若在如此阶段错失了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也意味错过了一个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的绝佳机会。
蒙台梭利认为,在成长敏感期,孩子通过听觉和其他感官所接受的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其自然成长。3-6岁的孩子们可以一起唱歌、玩音乐游戏,用音乐为孩子“煲耳朵”。孩子的声音就是最美好的自然音乐,伴随在每个孩子茁壮成长的道路上。音乐游戏中的孩子们可以通过活动体会和吸收每一个旋律音符,帮助那些胆怯的孩子走出自己的空间,逐渐融入团体。除了唱歌,大家在游戏中动起来,可以感受音乐节拍、儿歌旋律、比较音乐的强与弱、快与慢、高音与低音。
根据蒙台梭利教育法,创作可以为人类插上理想的翅膀,超越自己、创造辉煌。而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如同滋润幼苗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多一点关爱,多一份成长。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我的科学成就许多是受音乐的启发而得到的。”这说明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的特殊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
延伸阅读: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提倡: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蒙台梭利教育法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学习,自行建构完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