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顿蒙台梭利教室中的自然人文教学

(2013-09-27 15:19:21)
标签:

伊顿

小朋友

学习方法

头脑

家长

分类: 品格教育学堂
蒙台梭利与自然人文教育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法作为主要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大多数幼儿园普遍对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的日常生活、感官、语言和数学等方面更为熟悉也相对重视,但对其中科学及自然人文等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同时,历来重视知识教育的做法,使家长们对自然人文方面的教育也缺少必要的认识与重视。

蒙台梭利科学与自然人文教育遵循从笼统到具体的原则。因此,在具体的教室教学中,主张首先让孩子接触、了解周围的一切,从身边最熟悉的环境开始,认识、探究自然现象、动植物、天文地理等,进而去了解更广阔的宇宙。具体来说,每一个概念的引入被细分化。诸如,了解一株植物,会从植物的名称开始,然后介绍植物的每一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等;还会从微观方面入手,借助一些仪器,带领幼儿认识植物的内部构造。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还这么小,怎么能接受这么多的知识量,有些甚至对成人来说都有些“高深”的内容。其实,如果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法,就会知道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指导我们,教育要从实物观察、从感性认识开始。向孩子介绍自然界真实存在的事物,给他们机会充分使用自己的各种感官亲自体验。 使用该方法,孩子将获得最直接和真实的感性经验,从而自然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室中探索天地万物 自然人文教学采取的教育方法大部分是共同教学方式。这需要老师自主学习,充分吸收有关自然人文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既为设计优秀教案与教具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应对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 做好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尊重幼儿、鼓 励幼儿,接纳幼儿的不同意见。注重引导幼儿的创 造思考,并让幼儿在学习环境中自己动手操作,培养 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对于幼儿来说,可以亲眼 所见、亲耳所听、亲手触摸,这 些都是新鲜且有趣的经验。教师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思考 来解释事物为什么这样,为什么 那样,而帮助他们发展出有步骤 有系统的知识体系。老师在和幼 儿一起实验时应注重引导幼儿 的学习方法。给他们提供科学环 境,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发问,协助他们借由 实验观察过程提出自己的看法,发展他自己去思考, 学习如何自己寻找答案。这种具体经验的积累,才是 培养他日后有系统地作比较、分类、归纳、分析等逻 辑思考能力的基础。

动物与植物

通过接触和观察我们身边的生物形式,诸如常 见的动物和植物,可以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与 好奇心。在观察自然生命现象的过程中,使他们对生 命的理解变得更具体,从而对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同时,通过自发性学习,幼儿还可以在头脑中积累相 关知识,学习相关语言,促进本身的发展与成长。

我们会在教室里饲养 一些常见的、没有危险性的 小动物,如小乌龟、小金鱼、 小蝌蚪等让幼儿参与照顾、 清理、喂食等工作。因为饲 养工作可让孩子了解动物的 饮食、睡眠、活动等生活习 性,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与爱心。幼儿和老师们还可以一起在种植园地里种 植蔬菜、花卉,这让幼儿知道整个花生从入土、发 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也让幼儿知道要得到 果实并不容易,期间还要给花生浇水、施肥、抓虫 子等。当他们吃到自己亲手种的果实时,他们会有 一种成就感。幼儿透过这种感官刺激后,加深对动 植物的认知印象,然后才以拼图、展示卡、三段卡 和定义册来做部位名称的介绍和部位功能的解说, 幼儿就更能理解了。

案例1:种植葡萄

为让孩子了解播种、栽培、收获的过程,积累 科学的劳动经验,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我们和小 朋友一起进行种植葡萄、观察葡萄和采摘、品尝葡 萄的活动。

葡萄籽播种完后,我们会利用午间散步的时 间经常去观察葡萄的生长状况。“老师,发芽了!” 小朋友们纷纷告诉我这个好消息。我把葡萄的生 长情况用相机拍下来,把孩 子观察的情况永久地记录 了下来。并把一些他们喜欢 的照片贴在主题墙上以满 足孩子的观察需要。孩子 们会指着墙上的照片说:“ 老师,葡萄的茎在爬来爬去 呢……”这些照片记录了葡 萄的生长过程,所以通过对 比观察,不仅使幼儿认识了植物在不同时间段的不 同表现形态,而且能使幼儿更快地掌握知识内容, 并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葡萄成熟了,孩子们特 别兴奋。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我们的葡萄 园里。哇!好大的葡萄啊!孩子们纷纷露出或吃惊 或兴奋的表情,已经迫不及待要品尝自己的劳动果 实了!这是孩子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大家相互 协作的结晶。

案例2:户外教学——参观植物园 在植物园,孩子们就像进入了树的世界、花的 海洋。在百花迎宾园,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各种 各样的植物让小朋友们看的眼花缭乱。有南国风情 园、热带雨林园、百果园、青竹园、沙漠植物园等, 幼儿在参观过程中见识了平常不多见的各种花卉 植物,可以亲自嗅闻花香、触摸枝叶,同时学习到了 很多相关词语。大自然在向孩子们展示神奇魅力的 同时,也在这些小家伙们的头脑中留下了奇妙美丽 的记忆。

天文地理

主要向幼儿介绍天空中的科学,以及各种天 气和自然现象。可利用游戏、讨论和户外教学相结 合。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向孩子介绍九大行星 的顺序。在地质方面,我们在教室中进行贝壳、石 头分类和配对;数学区可以数石头;美劳区可以玩 沙石画,来刺激孩子的学习兴趣。

案例展示:火山爆发实验

火山爆发是岩浆等物质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 向地表的喷发。岩浆中有大量挥发物,当岩浆上升 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物急剧被释放出来, 于是形成火山爆发出的“烟”。火山爆发是一种奇 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 表明地球内部储有热能的最强烈的表现。

教具构成:

1 小苏打

2 白醋

3 红色食用色素

4 水

5 杯子

6 托盘一个

7 潮湿的沙土

8 直径一厘米的管子一根,底部封口

基本操作:

1 在集体活动时间,向全体小朋友介绍实验, “今天我们来做个火山爆发的实验。”

2 邀请孩子们一起,在托盘里用沙土堆成小山, 把管子插到中间,只露一个小口。

3 把小苏打粉注入罐子里大约三分之二的位置。

4 在水中加入适量红色食用色素,使之变为鲜 明的红色,再倒入白醋,调和均匀。之后,将 混合后的红色液体慢慢地倒入管中,这时,会 看到有大量红色的泡沫液体喷出。

5 让孩子们观看“火山喷发”的情景,并请他们 谈谈看到的现象。

直接目的:通过此实验增加幼儿对地质学的兴趣 间接目的: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及科学探索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