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漫话之一:悟空的领导者素质

(2012-05-11 09:14:49)
标签:

原创

西游记

悟空

感悟

读书

文化

分类: 朱雀

西游漫话之一:悟空的领导者素质

 

出身于草根,求学于名师,怀有一技之长,说的是《西游记》中悟空的经历,和我们当今许许多多的社会青年有几分相似。悟空求学前已是美猴王了,名副其实的猴子首领,学成后也就是得到菩提祖师的真传之后,直至成为齐天大圣,悟空都在领导者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奋斗不止。悟空靠实力成为齐天大圣,而被推举为美猴王则显示了悟空先天的领导者素质,如果我们的广大青年具有悟空的这些素质,走上领导岗位那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悟空能融入社会,虽说他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但他性格不孤僻,每日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是不是和当今独生子们的唯我独尊的处世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呢?

悟空有胆有识,当众猴寻得涧水源流时说: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的,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三声,无人敢应,此时悟空跳了出来,应声道:我进去,我进去。充分展现了悟空胆识过人,俗话说的好: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胆有识,大业可成。

悟空一心为公,热爱生活和高瞻远瞩。只有胆识过人而没有一心为公的服务精神,恐怕不会得到众人的拥戴。如果悟空在发现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后存有私心,对众猴说水帘洞是自己发现的,把水帘洞据为己有,其他猴子想要住进来得向自己缴房租或劳役,悟空也不会被众猴呼为美猴王,所以,悟空在发现水帘洞后,在第一时间对众猴说:真是个安身之处,宽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住进去,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样一个处处想着大多数人利益的人能不被推举为王吗?悟空和众猴在水帘洞欢乐了三五百载,忽一日落下泪来,原因是担心有朝一日若被阎王老子请去了咋办?要寻得一个长生不老之法,有人要说:长生不老之法皆属荒诞不实之物,我们要批判这种想法及有这种想法的人,可是我们细想下来,正是由于抱着对生活的热爱,人们才想着长生不老,若是精神抑郁,每天要死要活的,还会去思考长生不老吗?恐怕想的全是早死早解脱的事吧,所以,悟空的这些优秀品质造就了他众猴之王的美誉,正所谓:天生势,势生杰,人成事,事成名。

这是《西游记》第一回对悟空的描述,可以说是对草根型领导的生动写照,还有一个贵族型领导就是玉帝,或者说是在位型领导,比如行政机构负责人、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在第一回中虽说对玉帝描述的篇幅不多,但却十分清楚的告诉世人应如何做好一个在位型领导,玉帝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当悟空出世后,目运金光,射冲斗府,玉帝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到南天门观望,玉帝得知确切信息后说: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短短几句话清楚的告知我们:担当大领导,耳目一定要灵敏,信息情报一定要准确,千里眼顺风耳其实就是领导安放在单位的耳目。当领导的眼睛被蒙蔽、耳朵被封塞上以后,估计领导倒霉的时候也就不远了,所以说为什么历史上的皇帝都要组织强大的特务机构就是这个道理!玉帝“不足为异”的话体现了领导者要有宽柔、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只要不挑战领导权威,即能与天下万物和谐相处。大闹天宫事件的发生是利益诉求没得到满足和权威遭到挑战的结果,这是后话,容后闲评!

说到这里,不禁反思,如果每一个人都具有悟空那样的品质,即使你还没有走上领导岗位,是不是也已具有了领导风范?是不是也是造福社会、造福他人而受人尊敬的人才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