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宾虹题画诗释文 另配《写宾虹先生笔意》图四幅

(2010-08-04 09:11:39)
标签:

黄宾虹题画诗

释文

笔意

西安美院

文化

     黄宾虹题画诗释文

          /

    手边有套《黄宾虹画集》,闲时随手翻看。要想领悟画中的意境,不仅要看画面的艺术效果,还要识别画中的跋文。由于黄宾虹是清末至建国初期的画家,画中的题跋善用繁体字和古文字,虽是行书和楷书,有时还真难于辨认。近日,我花费了一点时间,将画集里的题画诗择录出了12首,对于其中难于辨认的古字,就查阅有关资料核对,直到确认无疑后才定下此稿。我想,爱好诗歌和文学的朋友都熟悉唐宋诗词或古诗词,但是对于我国现代绘画大师黄宾虹的诗歌可能见得很少,于是我就将此稿发了出来,与朋友们共同欣赏。大凡大家写诗都是善于写通俗易懂的内容,从来不玩弄写作艺术技巧,因而就不用人来慢慢咬文嚼字的解释了。以下诗歌的名称是国画的名称,有些国画作品和诗作原本没有名称的,这些名称代号均为《黄宾虹画集》的编辑所加。

《琴书都在翠微中》

琴书都在翠微中,吹断泉声半岭风。

尽道此山秋不入,无霜林叶为谁红?

 

《长桥迥溪》

烟云互出没,草木生风香。

长桥接迥溪,积石倚崇冈。

 

《春山绿树》

紫雾春山绿树齐,水流花屿乱莺啼。

塞驴乌幌归来晚,恰似成都隆锦溪。

 

《青山佳处绝尘埃》

青山佳处绝尘埃,草绿裙腰一丛开,

不是烟霞有涂癖, 水边林下肯同来。

 

《山家》

山家处处面芙蓉,一曲谿歌锦浪中,

隔岸游人何处去?数声鸡犬夕阳红。

 

《全州纪游》

桂岭横烟霭,湘流荡绿波。

迢遥旧游路,瞻望复如何?

 

《江行即景》

扬船飞渡过金山,回首芜城怆客颜。

几许归人临古渡,自将书砚去闻关。

 

《残月照明缺》

遥屋多丛树,蛩声入晓窗。

此时心似水,残月照明缸。

 

《梅》

五月梅花落,红庸玉笛风,

暗溪双树合,曲径九华通。

偶尔高贤集,萧然尘虑空,

敢言诗社里,能着一蓑翁。

 

《五湖烟村》

                        坐对晴窗忆旧游,参差烟树五湖秋,

                        白云流水知多少?不见鸱夷一叶舟。

 

                                 《游九华山》

                        远望东崖不可登,精蓝拾级玉崚嶒。

                        钟声闲度谿桥去,穿过天台最上层。

 

                                 《卉木空山》

                                卉木空山寐笑人

                                插菊黄花巾香还

                                漉酒制荷衣忘形

                                净不淄尘溪翁野

                                空山闲老寻常过

http://s14/middle/605410d9x8cf52e6af38d&690另配《写宾虹先生笔意》图四幅" TITLE="黄宾虹题画诗释文 另配《写宾虹先生笔意》图四幅" />
《写宾虹先生笔意》  戊辰龙年秋月  写于西安美院   牧 
http://s3/middle/605410d9x8cf5318bfef2&690另配《写宾虹先生笔意》图四幅" TITLE="黄宾虹题画诗释文 另配《写宾虹先生笔意》图四幅" />
《写宾虹先生笔意》  戊辰龙年秋月  写于西安美院   牧 

http://s15/middle/605410d9x8cf5342a6c3e&690另配《写宾虹先生笔意》图四幅" TITLE="黄宾虹题画诗释文 另配《写宾虹先生笔意》图四幅" />
《拟宾虹先生笔意》  戊辰龙年秋月  写于西安美院   牧 

http://s2/middle/605410d9x8cf535f28ce1&690另配《写宾虹先生笔意》图四幅" TITLE="黄宾虹题画诗释文 另配《写宾虹先生笔意》图四幅" />
《拟宾虹先生笔意》  戊辰龙年秋月  写于西安美院   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