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个屋檐下
(2010-05-12 20:03:44)
标签:
似水流年猫性狗性人性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在我们乡下,有两种动物是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一是猫,二是狗。狗用以看门防盗,但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安慰。猫用以捕鼠护粮,但老鼠仍然是肆意横行。实际上,饲养这两种动物,于其说是出于需要,还不如说是出于习惯。农家小院,坐北朝向,远方的亲戚或客人一脚进来,一阵鸡鸣犬吠,院子里顿时便有了生机,过日子要的就是一个气氛。到得屋里,抬眼一瞥,一只天庭饱满的大狸猫正在土炕上酣睡,一种安然自足的感觉便弥漫开来。
作为农家院落里的两位重要成员,同在一个屋檐下,虽然生活的境遇截然不同,但猫和狗还是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有时,狗看见猫大摇大摆地从房门踱出来,一副酒足饭饱、无所用心、臃臃散散的样子。有时,猫也打理一眼狗,看看阳光,再看看狗,但也仅仅是打一眼而已,并不十分在意,因为这是猫的习惯,之后就皱皱眉头打一个哈欠悻悻地走开了。但有一件事情,猫始终弄不明白,何以狗对于一根已没有任何油水的骨头是那样津津乐道、视若珍宝、贪相十足、足爪并用、歪头侧脑、前后左右地啃舔个不停,而且还十分机警地时刻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整个身体便立时来个猛扑。对此,猫在心里是十分不屑的。
狗虽然博得了个忠厚的美名,但名声并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狗的日子一如既往,没有丝毫的改变。但狗民们依然坚持着,因为这是为狗一族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大德,它们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信念下来一晃就是几千年,没准哪一天狗的命运真的会因此而改变。想一想,狗这一辈子其实挺难做的。狗天然的使命就是咬人,但是这咬人也是大有学问的,该咬不咬要受罚,不该咬却狗性大发一时不慎咬了一下,当然更得受罚。这关键的关键在取于狗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说白一点就是对于主人察言观色的本事,而不在于其咬人的本事。做狗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做到狗人合一、不狗不人、亦狗亦人,人想啥狗就想啥,人想咬谁狗就咬谁,如此才是一条被豢养了的狗的堂堂正正的出路,也才更有前途。当然狗咬狗的事不是没有,而是很多,但那都属于狗社会里的事情,人类不好去管,也不妄加干涉,让狗仔们用狗社会里的天然法则自行解决。
而猫则不同,终其一生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当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时候,猫则在热炕头上酣睡;当狗在月光之下前院后院站岗放哨的时候,猫则在迷梦中正与自己钟爱的情人百般调情;当猫对白米细面已感到厌倦的时候,狗还不足以用粗糠烂菜充饥裹腹。如果说狗是一个敢做敢为的实干家,那么猫似乎像是一个思想家了。你看它,更多的时候只是躺在温暖的阳光下,惬意地伸开四肢,若有所思若无所思,无所用心又无所不用心,一副气定神闲、心安理得的派头。我常想,一条狗的想法你是可以知道的,但一只猫你就永远猜不透。它总是那样可温柔可人,总是那样不温不怒,总是那样不远不近,总是那样深不可测,一只猫走的完全是中庸的路线,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于世无争,但却莫能与之争。所以,猫狗虽则同被豢养,但天堂地狱不鉴已昭然明矣。
狗看似坚强勇敢,但实则内弱,因为狗很少能够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它永远生活在主人的影子里。而一只猫,不管表面上有多么温恭谦良,骨子里却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它的意志是不可强迫的,它拒绝做一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每一只猫都是抱着一部《老子》出生的,而狗们由于命运不济,只抢得了半部《孟子》。
但做一条狗或做一只猫,不是猫和狗自己所能选择的,这就是命运。一条狗无论表现得怎样温顺也拿不出猫的气质来,而一只猫不管怎样肆虐,也只能是小家碧玉式的愤怒。然而,对于人类而言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人仍万物之灵,所以选择的机会就会更多一些,既可以选择成为猫,猫性十足;也可以选择变为狗,狗味浓厚;甚或是亦猫亦狗、亦狗亦猫,猫性狗性杂而有之,独独缺少了人性,总之是为所欲为、欲为而无不为。然而,人在选择成为猫的时候,却徒俱有了猫的外表,而失却了猫的个性与超然;在选择成为狗的时候,也只拥有了狗的奴才相与贪婪的嘴脸,而失去了狗的真诚与勇敢。想想,这人生真是猫狗不如。
2010年5月5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