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中是北方的家乡

(2023-12-24 13:49:46)
标签:

塞外箫声寒

原创

      最近(2009年春),家住乌拉盖牧场的牧户白斯琴家传出一件新鲜事,他于去年秋季救治放飞的一只鸿雁,今春又飞回到他家“省亲”。鸿雁如此灵性,懂得感恩,眷恋自己的故乡,这叫白斯琴感慨不已!

      今年五十八岁的白斯琴,从他黝黑的脸膛以及配带的一副眼镜上看,就知道他是一个有文化的牧民。他勤俭持家,为人忠厚朴实,生性与世无争。他儿子一家三口定居外地做生意,家里只剩下他与老伴两口人。他家按当地“草畜平衡”制度,养了200只羊,过着富足、安宁、祥和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2007年的春夏之交,白斯琴在离他家不远的后山坡上看护自家羊群时,发现一只不知什么原因造成腿伤的小雏雁,在草丛中蹒跚挣扎。见此情景,他想到:近几年乌拉盖管理区的草原生态环境恢复得越来越好,野生动植物种类也呈现出多样化,保护好野生动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他知道鸿雁是受国家保护的野生鸟类,于是便把它抱回家中喂养,并用民间土方治疗小雏雁的腿伤。经过白斯琴夫妇俩精心救治,没过多久小雏雁的腿伤基本痊愈。

      从此,这只憨态可掬、惹人喜爱的小雏雁成了白斯琴家的座上宾,颇受主人的宠爱,亲如自家的孩子。在白斯琴夫妇的娇惯之下,小雏雁在白斯琴家是出卧室,走厅堂,下厨房,屋里屋外到处留有它的小小足迹,传来它喧闹的叫声。在庭院里,小雏雁更是趾高气昂、唯我独尊,与鸡鸭争食,还与白斯琴家的几条牧羊犬分庭抗礼……

       由于小雏雁的腿伤影响了它的正常发育,比同龄鸿雁稍小一些。2007年的秋季,它没能如愿像发育正常的鸿雁一样迁徙南方,只好在白斯琴家越冬。2008年,在白斯琴夫妇俩无微不至的呵护之下,小雏雁终于出落成一只矫健的大鸿雁,并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无论它飞得多高、多远,到时间它都会飞回白斯琴的家院,对白斯琴家恪守忠贞、不离不弃,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鸿雁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家族中的一员,雁形目、鸭科、鸿雁属。体型略小于大雁,羽色较大雁更加鲜艳。春季回到北方繁殖后代,秋季迁徙至长江下游的鄱阳湖一带越冬。栖息于湖泊、沼泽地带,白天在水中游荡,夜间在附近草丛、田间觅食。自古以来,有关鸿雁的传说典故很多,其中就有“鸿雁传书”的佳话,还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励志名言……鸿雁寄托了古人太多的闺怨相思、羁旅离愁,歌咏鸿雁的诗词歌赋亦不胜枚举。在古代,人们狩猎时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即有“打大雁,不打鸿雁”之说,足见人们对鸿雁崇尚有加。

       2008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在白斯琴家生活了近二年的那只鸿雁,伴随一阵阵清戾的鸣叫声中,按照它的自然习性,告别曾给予它第二次生命的恩人,振翅长空,去追赶向南方迁徙的雁群。在萧瑟的秋风里,白斯琴与他的老伴站在家门口向远飞的鸿雁轻轻挥手,默默祝福它一路顺风,祝福它平安健康地生存,祝福它来年春季再回到他家作客…… 白斯琴目送朝夕相处的鸿雁,看到它那美丽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被夕阳染红的云际之中,心中油然生发依依惜别的感伤,泪水模糊了视线,耳畔回响起那首名为《鸿雁》的动人歌曲: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悠扬。
       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塞外箫声寒/原创】(这篇文章也是旧文重发。看点在于,这篇文章也曾被我们当地著名的“文抄公”,一字不差地抄袭到他要准备出的宣传书籍(样书)里,被我制止后,该书没有正式出版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