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期本报评论:生存在品牌化的时代
(2009-07-07 11:15:00)
标签:
品牌竞争力耐克自主品牌鞋子唐骏财经 |
分类: 浩商评论 |
生存在品牌化的时代
评论员
有位朋友对我说,像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著名运动品牌的产品,其生产都是由福建晋江企业完成的。这些企业既有贴牌业务,也有自主品牌业务。于是,同样的一双鞋,可能有两种命运:一种命运是,如果这双鞋子被贴上耐克品牌,那么,它的市场价格可能高达七八百,也有达到数千;另一种命运是,如果这双鞋子被贴上自主品牌,那么,它的市场价格就在两三百元左右。其中的一个秘密是,无论什么样的鞋子,它的成本价通常不会超过100元。当然,耐克品牌的鞋子,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必须层层过关。自主品牌的鞋子,质量要求相对会降低不少,质量控制也更具弹性。
因此,由同样的车间、同样的人、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工艺、同样的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能会出现以下的情况:在自主品牌的标准里,某双鞋是合格的,而用耐克的标准里,它却是严重不达标的;耐克认为不达标的鞋子,拿自主品牌的标准来检验,却有可能远远超过标准的要求。当然,在对待不良品的态度上,它们也是截然不同的,国内企业会把次品削价出售,而耐克要求把次品销毁,严禁不合品流入市场,哪怕是自己的员工穿出去都不可以。
我们从国外著名品牌与国内品牌的作法比较就可以看出来,著名品牌与一般品牌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当然,著名品牌在设计环节和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也是本土品牌所难以企及的。
由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品牌绝对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用标准严格管理出来的。一旦形成了品牌,就会形成消费者指定购买的现象,并且这这种现象经过长年累月的重复,会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当我们需要购买某一类产品的时候,马上会想到它,它就是我所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它所提供的款式中,选择一款我们最合适的。至于它的价格,早已经在我们心理接受的范围之内了,不是关注的主要问题。著名品牌的溢价能力,不管你是不是它的顾客,你都会接受它,它具有标杆的作用,而且你会认为它贵得有理、贵得有谱。但是,如果它不是著名品牌,那么与消费者进行议价的时候,它就不具有谈判优势了。
今天,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打造前面所讲的品牌竞争力。只有这样,这个企业才能区别于其它竞争对手,并对自己锁定的目标顾客形成特别的吸引力,构筑起相对的竞争优势。同样,对于个人来说,职场竞争也是日趋激烈,我们是否也要打造品牌竞争力的打造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譬如,中国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唐骏先生,他的个人职业品牌就具有极强竞争力。因为他任何时候都清楚,他受聘于这家企业,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就履行什么样的职责。从来都不会有越权越位之举,更不会利用职务之便去贪图什么。他在微软担任中国区总裁,相对于微软已经成熟的文化,他会强调激情的释放;他在盛大担任总裁,没有沿袭过去的作法,相对于民企过于灵活而制度不健全的性质,他适时做了角色的转换。在盛大,他做的最主要工作就是规范管理运营。他在处理与老板的关系时,也是经常汇报,专一管好职责内之事,又与老板保持一定距离,从不试图依靠私人关系。正因为前面的优异表现,唐骏先生以天价薪酬加盟福建新华都集团时,又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题材。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职业人,要想适应于品牌化的时代,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回报,就必须打造个人品牌竞争力。要成功打造个人品牌竞争力,我们就要有所敬畏,不能为了短期利益出卖长期利益,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有任何的职务腐败,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言行举止都必须合乎社会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