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兴浩:从另类到中坚

(2009-05-26 09:46:15)
标签:

志高空调

中坚

李兴浩

中国

财经

分类: 浩闻联播

 

从一个昔日沿街叫卖冰棍的农民,到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榜人物,从一个几平米的空调维修店铺到销往世界180多个国家的自创空调品牌,志高的成长,可谓命运多舛。但它却一步一步地走出来,10年的苦心经营,志高已跻身中国空调前3甲出口前2强。高的快速成长就像一条“鲶鱼”搅动着中国空调市场,波澜起伏。。。

志高的创业历程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业的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和中国很多企业不同:他不是讲故事讲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的作出来的,虽然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有过波折,受过磨难,但在李兴浩看来,所有的不顺利都是通向成功彼岸的一段插曲,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信心,从来都是胸有成竹。他顽强地依赖于基于自身诚信基础上的决断,并执着于一旦形成的意念。

                 李兴浩:从另类到中坚

以挑战者的姿态杀入一个品牌林立、低利润的行业中,比如,空调市场,这个时候作为后来者还有胜出的可能吗?志高做到了这一点,较晚进入,却屡屡胜出。它就像一条“鲶鱼”不断的搅动着中国空调市场格局,波澜起伏……2002年,雅典奥运会AC(会场空调)招标中,志高击败众多国际知名品牌一举中标,同年,世界500强现代集团在中国投资近亿元的合资公司,最终圈定了志高作为合作伙伴,并放弃了控股的初衷,由志高控股。2003年8月,志高又以“民间资本”的身份切入即将启动的民营银行,李再次语出惊人:如果不能控股,我就不作民营银行,我们的目标是将南华银行做成民营银行的楷模,虽然这只是一个愿景,虽然南华银行的方案最终没有尘埃落定,但是李对此却充满信心。

“做银行与做企业是一样的,志高空调一直在竞争激烈,不被主流认同的逆境中成长,但一步步长大了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这是李一贯的行事风格。一直到晚上九点记者才见到忙碌一天的李兴浩,但是他依然谈锋锐利,话语铿锵有力,漫溢激情。同那些科班出身的家电老总相比,他就像是个来自民间的另类,他坦言,他做企业没有什么高深的理念没有什么秘笈而言。纵观志高的成长历程,如果非要找出其过人之处,我想恐怕除了诚信外还是诚信,因为这是当前中国企业最可宝贵的也是最为缺失的。他就是凭着这种朴素的经营的哲学一步步将志高打造成了令同行不可小觑的中坚力量。

诚信制胜的灵魂:

志高经历过多数民营企业必然会经历的成长期的霜雪,资金流断裂,出资人撤资,创业骨干离心离德,幸运的是,李凭借不服输的个性和有口皆碑的诚信又不屈不挠的站了起来。

空调维修使李兴浩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但对李来说最大的收获并不在于此,多年的维修经验使李兴浩对空调制造原理的了如指掌,“做空调并不复杂,没有资金并不是问题,我只要把标准拿出来,就可以整合社会资源来为我做生产。”李兴浩对空调产业深入认识和对技术的了解很快实践了自己的想法,1994年,李终于有勇气拿出自己的产品时,发现志高的市场竞争能力一塌糊涂,没有品牌形象,没资金做广告,没有综合实力,在这样竞争环境下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更为严峻的是志高刚刚投产却遭遇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空调大战。顺德科龙率先将其口碑不俗的1P分体式空调降价20%,更为严峻的是,科龙一开先例,其他主力品牌纷纷跟进。

在这样残酷的市场环境下,要打造一个品牌难度可想而知,此时这时李兴浩做了一个当时让他的同事不能理解的决定,他决心推出中国最便宜的分体式空调,定价2980元。随即,他打出广告,说志高要大量销售自己的空调。然后他向其他厂家压低空调部件的采购价。为此,他奔波于深圳、东莞、浙江、湖北等地的组装厂。事隔八年之后,李兴浩剖析当时自己的想法:“当时的想法是,先生存下来再说,只要市场,不要什么利润了;因为我知道空调业肯定是朝阳行业,关键是能尽快让老百姓认识你这个牌子。依靠降低上游原材料成本价,李兴浩勉强渡过了“空调大战”的危机。

但第二次危机却随即在企业内部分裂中袭来。1995年,志高一匹分体机以2980元卖了一年,企业有了很大起色,资金流动起来了,但仍处于亏损状态。此时合资方不满意了,他认为志高空调希望渺茫,前景黯淡,合资方突然撤资,资金的窘境几乎将李兴浩及其企业推向崩溃。身无分文的李兴浩,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多年积累下来的信用起了作用。所有供应商纷纷先行供货,配件自然源源而来。“这不就等于有资金了吗?“对于销售商,他们同样愿意先把款划给我。不是有个说法吗?最能干的人是没有做出来就卖出去。我就这样实现了东山再起。”我一直以为,钱只是我财富中的一个部分,我有能力利用我得人脉基础整合我的资源使之成为我的财富,”李总结自己20多年的创业哲学说,市场是第一银行,信用是第二银行,团队是他的第三银行,品牌是他的第四银行。

正是依靠这些,志高不仅克服了重重危机,而且还转入了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作为志高的重要合作伙伴三菱在国内从来没有先发货后拨款的道理,但志高空调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做人做事的诚信再次让志高得到了超乎金钱的价值,对于独获三菱青睐,李兴浩相信这样的判断“在中国只有我能够增加它的利益、增加产品优势。”日本三菱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而闻名,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总经理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志高空调,看一看志高空调的21条理念,品一品志高人的精神。

成本VS价值

对成本和价格的超级敏感已经成为李兴浩基因的一部分.他认为凭空调零配件终身免费更换这一杀手锏,99%零配件自己生产的志高就能纵横天下。

近几年来,空调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有目共睹,各空调厂商纷纷打出自己的王牌,诸如“星级服务,金牌服务”等等,李兴浩并没有多么花哨的东西,他更愿意实干, 2002年,李兴浩的决策更不可思议:零配件终身免费更换……再也没听说哪家空调企业敢做如此承诺!“我的目标就是做的最好,我想做的就是登峰造极,实实在在的承诺和实践比任何东西都能打动消费者。”在李豪气冲天话语的背后又总能感觉到他的实干和谦逊,在各种场合,包括员工会议和对记者聊天,李总是不厌其烦的说,要永远信守诺言,要求人家诚信首先得自己诚信,就是凭着这股锐气志高做到了今天傲视群雄的领先地位。李说“商场并不是战场只是赛场,在这个群雄逐鹿的赛场上我认为没有对手只有老师,任何一个比志高优秀的企业都是我们的学习的老师。

2001年,志高已初具规模,以时速40公里的速度在志高工业园驱车行驶,要20多分钟才能转完一圈,记者在志高空调的工厂转了一圈后吃惊地发现,围绕着一个巨大的整机装配车间散布着几十家工厂,除了压缩机之外的所有配件都是志高自己生产。李兴浩对成本的理解是“将上游、中游与下游的价值链全部联接起来,将空调所有的环节都掌握在手中,就能在价格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好的利润是自己省下来的,诚信高效,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就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志高的创业历程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业的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和中国很多企业不同:他不是讲故事讲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的作出来的,虽然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有过波折,受过磨难,但在李兴浩看来,所有的不顺利都是通向成功彼岸的一段插曲,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信心,从来都是胸有成竹。他顽强地依赖于基于自身诚信基础上的决断,并执着于一旦形成的意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