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品牌创建的理论与实践(7)
(2024-07-04 16:06:59)
标签:
现代农业孵化基地品牌建设发展探索祝福与祝愿 |
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
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
项目提要
第二部分 发展背景与基础条件
2.1发展背景与意义
2.2发展的基础条件与现状分析
2.2.2杨凌示范区产业现状与评价
2.2.3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2.2.6杨凌示范区陕西省著名商标名单
2.2.7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建设现状
杨凌示范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成立于2000年10月,内设办公室、安全监管科、标准化科、业务科四个职能科室,下设杨凌示范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杨陵区分局一个行政机构和杨凌质量技术检测检验所、机关服务中心两个事业单位。全局系统共有职工50名。承担着全区质量、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质量技术监督工作。2008年10月,设立了杨凌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承担杨凌示范区的现代农业标准化研究和示范引领服务工作。2010年5月,设立了杨凌食品产业发展与质量技术服务中心,负责辖区食品加工企业质量品牌建设、标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服务工作。2012年6月,设立了杨凌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负责探索建立杨凌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模式,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杨凌品牌,提升杨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紧紧围绕服务杨凌示范区经济发展这条主线,扎实履行质监职能,积极服务经济发展。经过努力,机关内部管理和谐有序,履职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连续3年荣获陕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先进单位,连续4年荣获示范区“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5年分别荣获示范区和省局“创佳评差”最佳单位。2012年获得了“省质监系统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省质监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先进单位”、“省质监系统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质监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 “全省质监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示范区安全生产监管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1、主要工作实绩与经验
1)加强宏观质量管理,积极推进以质取胜战略。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紧紧围绕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全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针对杨凌特色产业,不断加大名牌培育工作力度,截止2012年底,示范区共有9家企业的10个产品获得了“陕西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推荐杨凌本香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了陕西省支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做大做强项目。协助示范区管委会正式出台了《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关于实施“质量兴区”战略的意见》,对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不断创新标准技术服务,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
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看杨凌”的目标定位和示范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在全力打造“杨凌品牌”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先后组织主编《农业标准化理论与实践》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概论》专著2部,发表农业标准化研究论文20余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项、陕西省地方标准57项,杨凌示范区地方标准79项,初步建立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标准
体系;先后争取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9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4项。在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形成了“三型五化”的杨凌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带动模式,探索建立了“一个平台七个系统”的感知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服务应用系统。积极争取质检总局和省局支持,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农高会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题展、第十七届农高会全国农业标准化成果展和第十八届农高会名特优标准化农产品展,大大提高了质监系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水平和层次,宣传了农业标准化成果,提升了杨凌的品牌形象。在政策支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农业标准化、工业标准化和服务业标准化发展方向。在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申请成立了由120多名标准化专家组成的陕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会和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会员。指导辖区林德森、冠阳等10余家企业建立工业产品标准体系,开展了农业技术标准验证试点工作。2013年3月份,提请示范区管委会印发了《示范区安全农产品溯源标识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建立了以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为指导,示范园区开发建设公司为主体,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杨凌气象局等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溯源体系建设。
3)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许可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规范了辖区食品市场准入的审查与证后监管工作。对辖区28家QS企业及饮料、纯净水、食用植物油、面粉等9类重点产品开展了监督抽查,总体合格率达到95%以上。对乳制品等高风险食品开展了塑化剂、三聚氰胺等危害物质风险监测,与高等院校有关技术专家共同开展羊奶粉加工产业链中阪崎杆菌污染、地沟油标志物筛分等检测方法研究。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动态监管,提高日常监管效率,探索建立了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搭建了监管服务部门与食品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与沟通服务的平台。近年来,全区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稳步提升,未发生过一起食品生产安全事故。
4)深入开展执法打假,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近年来,始终将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建立和完善“12365”投诉举报系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应急处理机制。
5)持续增强检测检验能力,全面提升技术保障水平。
一是建立联合的工作机制。与陕西省计量院、西安市计量所联合成立了陕西省热能表检测中心,填补了全省热能表检定的空白;与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在杨凌设立了“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杨凌工作站”,实现了优势互补,经过几年的努力,检测检验的项目和范围得到了不断拓展,能力和水平迅速提升。产品质量检验已具备肥料、饲料2类42个产品352个参数、食品17类43个产品326个参数的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