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5)
(2024-05-24 15:01:18)
标签:
粮食安全国际援助试验示范共建共享喀麦隆中心 |
援助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5)
项目技术合作方案
第1部分 项目概况
第2部分 项目背景与基础条件
第4部分:项目主要实施内容与布局
4.1.2功能分区
4.2以水稻产业链开发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4.2.1项目实施地点与基础条件
项目实施地点设在桑处(SANTCHOU),重点实施优质水稻高效种植和优质稻米产业化加工生产。
桑处位于西部省姜村地区,距离萨纳加农场(SANAGA)18公里,占地约5000公顷。地理位置北纬5°15′42″,东经9°58′28″。桑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年降雨量1750毫米,雨水丰沛;年平均气温23度,光温适宜,土壤以淤积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项目区光、温、水热资源适宜水稻生长。
桑处(SANTCHOU是喀麦隆水稻的主产区域,水稻生产历史悠久。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末曾经是水稻高产地区,每公顷产量达到8.5吨,一年可种植两季。区域内有3条河流,水质良好,可以进行农田灌溉,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优质的水资源。1974年水稻生产期间,还建有1座稻谷加工厂,日处理能力为6吨。目前还存留有门房、加工车间、烘干房、地磅、仓库、谷仓、变配电室、维修车间等设施。在水稻种植期间喀麦隆政府曾经投资约2亿非郎(约280万元人民币)修建了水利工程,对当时水稻的高产稳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区域内现存有部分供水渠道、多个泵站等遗留水利工程。1989年以后由于政府停止了对水稻种植的补贴,土地开始荒芜,由农民自由种植。
另外,区域内交通方便,距离桑处镇约1公里,距离港口城市杜阿拉215公里,为项目物资与产品运输可提供便利条件。
4.2.2项目实施的意义与路径
在喀麦隆建设水稻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农场项目,从杂交水稻良种繁育到种植,其后进行稻谷加工与销售,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根据喀麦隆缺乏良种,加工能力薄弱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项目正常良性循环,达到项目预期目标,项目在楠加自繁良种,水稻良种繁育占地面积1000公顷,可开发出良种繁育基地300公顷,除了供应项目区使用外,其余良种在喀麦隆水稻主产区进行推广示范。在桑处进行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水稻种植,水稻种植与加工占地面积5000公顷,可开发出水稻生产基地4000公顷。可为喀麦隆提供大量的商品粮,解决当地粮食紧缺,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4.2.3项目产品方案与目标
该项目年生产的主要产品是水稻良种、大米及其副产品。
水稻良种:良种繁育面积1000公顷,扣除道路、渠道、建筑用地,预留各类试验田等,生产面积按300公顷计算,公顷产量按2700公斤计算,良种产出率按90%计算,每年可生产良种1458吨。
大米:水稻生产基地占地面积4000公顷,扣除道路、渠道、建筑用地等水稻生产面积按3000公顷计算,稻谷公顷产量按6000公斤、生产两季计算,每年可产稻谷36000吨,大米产出率按稻谷产量的70%计算,每年可生产大米25200吨。
4.2.4项目的技术方案
该项目主要应用中国良种繁育技术、良种加工技术、水稻种植技术与稻谷加工技术,各项技术的有机衔接是水稻良繁——种植——加工的技术保障。各项技术要点如下:
1.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及农艺流程
杂交稻种子采取中国领先水平的“原种繁殖、亲本繁殖、杂交稻制种”技术,制种时采取“两期父本、一期母本,根据叶龄差、有效积温差和播期差确定父母本播期,人工调控父母本抽穗开花期,使之花期相遇,辅以辅助授粉技术”,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1)严格整地
制种田整地质量要达到田平底实,无残茬,泥脚浅,埋茬深度4cm以上,田面高低差5cm以下,田整平后充分沉实,结合施底肥打浆后插秧。
(2)选好品种(杂交组合)
根据喀麦隆的具体情况,选择在喀麦隆经过试验试种表现优良的杂交稻品种。
(3)科学育秧
父本两期,采取露地水育秧;母本一期,采用田间切块双膜育秧或塑盘双膜育秧。
苗高15-18cm,单株根数5-7条,根毛多而粗壮,根白色,叶龄3.5叶,叶挺、色绿、无黄叶,秧块边角整齐,不缺边缺角,盘根状况好,秧块厚度2.0cm。
(4)标准化机械插秧
前茬收后及时整地栽插,父本采取人工插秧的方式,当行父本。父母本比1:12-14,母本采取机械插秧。母本亩穴数1.7万穴,基本苗8-10万/亩。
插秧时田面水深0.5-2cm,栽插深度2-3cm,漏插率控制在3%以内。
(5)配方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肥施肥时应肥土和匀,追肥采取湿润渗透施肥方法。施肥时期掌握在栽后第二个叶龄施肥量为分蘖肥的70%,栽后第三个叶龄时施肥量应为分蘖肥的30%;拔节前一个叶龄施磷、钾、硅肥。齐穗期页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使种子饱满。同时注意父本施肥量相对较大,关键时期以肥调花。
(6)合理灌溉
栽后一个叶龄浅水灌溉,保苗促根。栽后第二叶以晾田促根为主,分蘖期浅水促蘖,幼穗分化前期脱水搁田,尔后采取分次适度搁田,拔节期达到田面软而不烂,能站住人。穗分化期湿润灌溉,清水硬板,减数分裂期建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结实前期以湿为主,收获前期适时排水。
(7)无害化植保
采用化学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8)去杂
在苗期、抽穗前、开花期和成熟期前严格去除杂株。
(9)“920”解除“包茎”
在母本5%的穗子见穗时,用15%“920”兑水喷施,第三天用35%“920”喷施,对解除母本包茎效果显著,能提高异交结实和制种产量,具体用量和施用方法可根据具体品种而定。
(10)人工辅助授粉
在开花授粉期,每天上午9时到下午3时人工辅助授粉,每天8-10次。
(11)精心收获
在水稻成熟后,稻谷色泽变黄,籽粒饱满充实、坚硬,当谷粒含水量17-20%、茎秆含水量60-70%时为适应收获期。收割损失率应控制在3%以内,收茬高度为20cm。
(12)种子质量检验程序
在种子收获晒干后,对种子纯度、净度、芽率进行检验,合格可作为种子加工、包装、供应市场,不合格则转为商品粮。
2.水稻良种加工技术参数及工艺执行标准
水稻种子加工是提高水稻种子质量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经加工后的种子不仅提高了净度和发芽率,还使种子在生长中不仅能防虫、防病,并能吸收各种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水稻的质量与产量有很好的作用,是一项增产增收的先进农业技术。
(1)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2)良种加工工艺流程
喂料斗→电磁振动给料斗→斗式提升机→风筛清选机→斗式提升机→窝眼滚筒分选机→斗式提升机→重力分选机→斗式提升机→种子包衣机→斗式提升机→定量包装称→输送缝包机→成品入库。
3.水稻种植技术与农艺标准
根据该项目区的光、热、水、土、气等综合条件,项目区每年可种植3季水稻,但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最佳种植季节和修养耕地,项目先进行每年2季生产。
(1)水稻种植技术
整地
机械插秧大田整地质量要达到田平底实,无残茬,泥脚浅,埋茬深度4cm以上,田面高低差5cm以下,田整平后充分沉实,结合化除沉实3-4天,沉思后上虚下实,泥浆深度5-8cm,田面不沉实不宜插秧。
品种(杂交组合)选择
根据喀麦隆的具体情况,选择在农场自己繁育的优良品种。
育秧
采用田间切块双膜育秧或塑盘双膜育秧。
苗高15-18cm,单株根数5-7条,根毛多而粗壮,根白色,叶龄3.5叶,叶挺、色绿、无黄叶,秧块边角整齐,不缺边缺角,盘根状况好,秧块厚度2.0cm。
机插
前茬收后及时整地栽插,母本亩穴数1.7万穴,基本苗6-7万/亩。
插秧时田面水深0.5-2cm,栽插深度2-3cm,漏插率控制在3%以内。
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肥施肥时应肥土和匀,追肥采取湿润渗透施肥方法。施肥时期掌握在栽后第二个叶龄施肥量为分蘖肥的70%,栽后第三个叶龄时施肥量应为分蘖肥的30%;拔节前一个叶龄施磷、钾、硅肥。齐穗期页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使种子饱满。同时注意父本施肥量相对较大,关键时期以肥调花。
灌溉
栽后一个叶龄浅水灌溉,保苗促根。栽后第二叶以晾田促根为主,分蘖期浅水促蘖,幼穗分化前期脱水搁田,尔后采取分次适度搁田,拔节期达到田面软而不烂,能站住人。穗分化期湿润灌溉,清水硬板,减数分裂期建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结实前期以湿为主,收获前期适时排水。
植保技术
采用化学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收获
在水稻成熟后,稻谷色泽变黄,籽粒饱满充实、坚硬,当谷粒含水量17-20%、茎秆含水量60-70%时为适应收获期。收割损失率应控制在3%以内,含杂率2%以内,破碎率2%以内,收茬高度为20cm。
(2)水稻种植农艺流程
4.稻谷加工技术及工艺流程
该项目充分考虑国内外大米加工的发展趋势,采用新型的、完善的加工工艺,做到既先进实用,又灵活多变。采用多级轻碾、轻抛及低温碾米等先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对大米产品的多品种、多档次的要求,将稻谷加工成适宜精度等级的大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该工艺设计按照加工特性,将大米车间分为原粮接收与初清理工段、稻谷加工工段和副产品加工(稻壳粉碎)工段。布局合理、工艺设备先进、流程简捷、操作方便、管理科学。稻谷加工工段的生产工艺为:
电脑流量称原粮计量→自衡振动筛清理→去石机去除石子→砻谷机脱壳→重力谷糙筛选糙→厚度分级机去除未成熟颗粒→二道砂辊碾米机→二道铁辊碾米机→白米分级筛去除碎米→色选机去除异色粒→抛光机抛光→白米分级筛去除碎米→计量包装。
4.2.5关键设备采购方案
1.良种加工设备
根据水稻种子加工要求,选用4吨/小时种子加工成套设备一套,达到2吨/小时(杂交水稻种子)的加工能力。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由风筛清选机、窝眼滚筒分选机、重力式分选机、种子包衣机、种子称重包装机等主要设备以及斗式提升机、除尘系统、输种系统、电控系统等辅助设备组成;种子加工设备可根据各类种子外形尺寸的区别,对种子的宽度或者厚度以及长度进行分选,得到外形尺寸基本均匀一致的籽粒,再根据种子自身容重的不同,进行比重分选,得到籽粒饱满健壮的成品种子;根据不同地区灭菌防病以及种衣剂与种子的配比要求,对种子进行拌药包衣;最后,结合种子商品化要求,对种子进行定量包装,入库贮藏并进行销售。良种加工整套设备从中国进口。设备配备详细情况见下表。
2.水稻种植机械
根据土地现状和耕作生产地需要,主要配备用于开荒和耕地整理设备用于耕地机械与农具、用于中耕及植物保护的机械与农具、用于收获的机械与农具、产品运输车辆等,全部机械与农具从中国进口。
3.稻谷加工设备
根据项目生产能力和对大米的质量要求,购置日处理稻谷300吨大米加工生产线,整条生产线主要设备是原粮初清设备、计量清理设备、砻谷设备、碾米设备、抛光设备、白米分级整理设备、色选设备、配米设备、包装设备、空气压缩设备、其他相关设备。对大米品质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加工设备如砂辊碾米机、铁棍碾米机、色选机、抛光机等均采用国际一流大米加工设备,从国外进口,其余设备全部从中国进口。
4.管理区办公家具
根据办公、生产和生活需要,主要有办公家具、宿舍家具、炊具、水井配套设备、电力设备等。
4.2.6工程技术方案
1.良种繁育土建工程与规模
良种繁育占地面积1000公顷,主要包括良种繁育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区、良种加工厂三个部分,其中:良种繁育开发整地面积300公顷,良种繁育管理区建筑面积4020平方米,良种加工建筑面积3110平方米。
良种繁育土地开发整理300公顷,主要包括土地开荒、平整、修建道路及水利工程等。
良种繁育管理区主要土建工程建筑面积4020平方米,主要有办公室、培训室、宿舍、育种室、化验室、实验室、食堂等,详细情况及规模见下表。
良种加工厂主要土建工程建筑面积3110平方米,主要有种子加工车间、种子原料库、成品库、晒场、检验室等。
2.水稻种植区土建工程与规模控制
水稻种植区占地面积4000公顷,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地开垦与整理、管理区建设、稻谷加工厂建设等。
水稻种植区土地开发整理4000公顷,主要包括土地开荒、平整、修建道路及水利工程等。水稻种植管理区主要土建工程建筑面积5620平方米,主要有办公室、宿舍、食堂、车库、仓库及电力设施等。
稻谷加工厂建筑面积1335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加工车间、原料库、大糠仓、变配电间、维修间、成品库、道路与硬化地坪、门卫、大门等。
4.2.7原材料燃料的需求与供应方案
1.原材料燃料消耗
该项目消耗的主要原材料是水稻种植需要的化肥与农药、水、电、油等。每年需要化肥农药8226吨、水1485万吨、电284万度、油402吨.
2原材料燃料供应
项目所需要的水稻种子由农场自己繁育,满足项目所需要的全部用种,所需要的化肥农药全部由中国进口,中国化肥农药产品数量多、价格低廉,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能够满足项目需要,而且从中国进口生产物资免关税,为项目生产经营提供有利保障。项目所需水量较大,主要是种植水稻用水,这些生产用水都是利用萨那加河水,萨那加河水源充足、水质好,不仅能够保障项目生产所需,而且免费使用。项目稻谷加工厂需要电量较大,拟建地点有充足的电力保障,能够保障项目加工用电。项目生产生活所需燃料用油,喀麦隆市场供应充分,能够满足项目需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