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援助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1)

(2024-05-20 15:15:43)
标签:

现代农业

技术援助

粮食安全

夯实基础

文明共建

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1)

项目技术合作方案

陕西海隆金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四月


  

1部分 项目概况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

1.1.2项目意义与总体目标

1.1.3实施内容与规模

1.1.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1.5经济效益

1.1.6社会效益

1.1.7生态效益

1.1.8水稻产业技术经济指标

2部分 项目背景与基础条件

2.1项目背景与重要意义

2.2现有基础

3部分:建设思路、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3.1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3.2基本原则

3.3发展目标

3.3.1项目的总体目标

3.3.2项目的具体指标

4部分:项目主要实施内容与布局

4.1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实施方案

4.1.1项目建设地点及其环境条件

4.1.2功能分区

4.1.3试验研究实施方案

4.1.4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4.1.5技术示范实施方案

4.1.6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4.1.7合作单位

4.1.8技术负责人

4.1.9考核和验收指标

4.1.10科技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4.1.11服务期限

4.2以水稻产业链开发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4.2.1项目实施地点与基础条件

4.2.2项目实施的意义与路径

4.2.3项目产品方案与目标

4.2.4项目的技术方案

4.2.5关键设备采购方案

4.2.6工程技术方案

4.2.7原材料燃料的需求与供应方案

4.2.8项目总体布局

5部分: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5.1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5.2 人力资源配置

5.3人员培训计划

5.4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4.1 建设工期

5.4.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部分: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6.1项目产品生产方案

6.2资金筹措与使用方案

6.2.1第一阶段(1-3年)

1.费用预算说明

2.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

3.三年费用分配方案

6.2.2第二阶段

1.投资估算说明

2.投资估算

3.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6.3财务评价

6.3.1财务评价依据

6.3.2财务分析

6.3.3财务评价结论

6.4社会与生态效益分析

6.4.1社会效益

6.4.2生态效益

7部分 保障措施

7.1精心组织、精心实施

7.2充分利用和使用好特别优惠政策

7.3努力降低风险,增加效益

7.5实施品牌战略,扩大规模,增加效益

7.6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7.7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做大做强新型可持续发展产业链

8部分 附 件

1部分 项目概况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

项目名称:中国援助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续建

项目承担单位:陕西海隆金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所在国:喀麦隆共和国

建设单位:陕西海隆金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陕西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建设地点:

1、喀麦隆中央省楠加市埃博科镇(NANGA EBOKO)萨纳加农场(HAUTE SANAGA)

2、喀麦隆西部省姜村地区桑处(SANTCHOU)

1.1.2项目意义与总体目标 

积极贯彻、全面落实国家商务部、农业部援助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各项政策、方针和具体要求,以援助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六大功能”目标为着力点;以促进中国与喀麦隆长期友好,帮助喀麦隆人民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大资源优势,精心做好试验研究、优良品种繁育、技术示范、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工作,彰显中国农业发展水平,获得援外项目良好的政治、经济、生态效益。

援助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实施,最终将其建设成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发中心;农作物优良品种繁育的基地;农作物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的示范基地;农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实体;推动中国农业技术与非洲农业发展紧密联系的纽带。

1.1.3实施地点、内容与规模

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产业化项目总占地面积为5000公顷。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实验研究、水稻良种繁育及加工等占地面积1000公顷(其中用于产业化水稻制种面积300公顷)。水稻生产与加工占地面积4000公顷,实际生产利用面积3000公顷。

(一)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设  建设地点设在萨纳加农场(HAUTE SANAGA)。重点开展试验研究、良种繁育、技术培训、技术示范、技术推广及产业研发等6项工作。

(二)水稻产业可持续开发项目建设

在萨纳加农场(HAUTE SANAGA)建设300公顷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在西部省姜村地区的桑处(SANTCHOU)建设水稻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占地4000公顷,实际用于生产面积3000公顷,重点开展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和优质稻米加工。年产水稻良种1458吨,年产大米25200吨。

1.1.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总投资与投资结构

经过精心测算,援喀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三年技术合作期申请国家援助资金1493.5309万元。其中研究试验费用为99.4万元,占总投资的6.66%;培训及技术推广费用553.8万元,占总投资的37.08%;生产示范费用527.41万元,占总投资的35.31%;中方人员费用303.1289万元,占总投资的20.30%;当地雇员工资9.792万元,占总投资的0.66%。

2、水稻产业可持续开发项目建设

建设总投资18854.9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7557.19万元,占建设投资的93.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50.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45%;预备费用647.73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44%。由陕西海隆金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筹解决。

1.1.5经济效益与财务评价

水稻产业可持续开发项目全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1768.40万元,年均利润2508.00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2.89%。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6.59%,财务净现值6068.58万元,投资回收期6.79年(包括建设期)。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6.99%,财务净现值13144.64万元,投资回收期5.33年(包括建设期)。

1.1.6社会效益

1.增加水稻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该项目开发水稻种植面积3000公顷,年产稻谷36000吨稻谷(25200吨大米),可以有效提高喀麦隆粮食安全水平。

2.增加就业岗位,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该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每年可解决就业2800人就业,每人每年收入可以达到7000元以上。

3.通过项目实施,转变农民原始的生产方式,使传统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的“造血”能力。

   4.增加喀麦隆国家税收,促进经济发展

项目平均每年上交喀麦隆政府利润税1078万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水稻产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分类

单位

数量

1

生产规模

 

 

1.1

水稻良种繁育

公顷

300

1.2

水稻生产

公顷

3000

2

建设内容

 

 

2.1

土地开发整理

公顷

4300

2.2

水利工程配套

公顷

4300

3

项目产品

 

 

3.1

水稻良种

1458

3.2

大米

25200

4

销售收入

万元

11768

4.1

水稻良种

万元

2624

4.2

大米及副产品

万元

9144

5

总投资

万元

22734

5.1

建设总投资

万元

18855

5.1.1

工程费用

万元

17557

5.1.1.1

土建工程

万元

11641

5.1.1.2

设备购置

万元

4813

5.1.1.3

安装工程

万元

481

5.1.1.4

运输费用

万元

622

5.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650

5.1.3

预备费用

万元

648

5.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0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