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园区项目建议书(6)
(2024-05-08 08:51:19)
标签: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共建共享陕西杨凌 |
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园区项目建议书(6)
第一章总 论
第二章 立项背景
第三章
第四章
4.1农业科学园区
4.1.4 项目主要内容与实施方案
4.1.4.1西北农业环境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4.1.4.2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4.1.4.4西北地区新兴产业选择与发展战略研究
农业产业化是振兴西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根据杨凌的基础和优势,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参考市场潜势,经过广泛筛选、论证,搞好如下领域的产业开发在西北地区是具有相当普遍优势的。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必要论证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对其组织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改革进行创新研究也是十分迫切的。拟选的新兴产业如下
1.农牧良种产业开发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良种是杨凌科技优势的集中体现。杨凌拥有大批育种专家和种质资源,在小麦、玉米、油菜、果树、经济树种、蔬菜、秦川牛、奶山羊等动植物良种选育上,科技成果驰名中外,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种子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种子产业化的核心是实现繁育、生产、销售一体化,实现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和经营。
2.旱作节水新材料新机具产业开发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我国人均和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30立方米和1888立方米,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4/5。特别是占全国耕地58.2%的北方旱区,水资源只占全国的18%,人均和亩均水资源仅938立方米和454立方米。国内外实践充分证明节水灌溉不仅可以节约用水,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发展前景广阔。据调研和预测,2010年前其潜在的节水灌溉技术市场容量,将在2000亿元左右,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设备的生产和经营,在传统农业的改造、农业工程化的实现及参与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引进技术与系列化开发创新结合,将是该产业兴起的突破口。
3.系列化无公害生物农药开发
开发生物农药是我国农药工业和植物保护的发展方向,也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重要保证。生物农药开发除了本身的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将在“无公害”果品、蔬菜等经济作物商品基地建设上充分发挥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势,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生物农药研究开发基础雄厚,技术成熟,且经过了中试,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具备了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和条件。
4.以果品加工为主的系列化农副产品开发
西北是全国优质果品主产区,并且已经成为全区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振兴的支柱产业,随着全国果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力发展果品的贮藏、保鲜、精深加工,已经成为西北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依托杨凌农业科技优势,通过选育和引进加工型新品种,在果品优生区建设优质加工型品种基地,开发加工以苹果、猕猴桃为主的果粉、果汁饮料、果酒等系列化产品,已有了相当的生产和经营基础与经验。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次产品的规模生产是其成功的关键点。
5.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开发
加速设施农业技术、设备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开发各类温室设计,温室环境自动调控、温室建筑材料和节能产品;研制与开发新型日光温室及设施农业多功能小型农业机械与设备;同时,研究温室条件下作物育种及种苗生产、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等设施农业技术,并在不同区域建立集约、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可提高作物产量20%-30%,降低成本20%以上,并使产品质量上升至一个新的水平:西部和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是农业上台阶的必然趋势,亦是农业发展标志性的建设成就。研制适合农户需求的实用型设施,有望开拓出大型的市场。
6.西北农业信息业建设与技术开发
下定决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迅速建成杨凌农业信息港。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建立实用、标准、快捷的农业信息网络,加速农业信息化,引进研制开发各种新型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农业综合信息网络。建立健全政策、土地、水资源、森林资源、气象、实用技术等综合性农业数据库,提供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实用生产技术、国外农业动态等方面的综合信息,为政府农业决策、农民、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服务,积极探索农业电子商务,率先实现网上农产品交易。更为重要的是在远程教育和培训方面发挥其其它措施难以发挥的快捷、高效作用。
其具体目标是:
(1)以杨凌信息港为基础,在杨凌示范区建设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高科技农业信息网络中心,集教学、科研和信息服务为一体,形成西北乃至全国网上大学和农业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研究开发总公司。
(2)在5—10年内,培训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及农村管理干部1300万人次,使西北五省区每60户农家中有一个大学本科学历的劳动者,使50户农家中有一个大专学历的劳动者,使一家平均5口人中有一个受过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技术能人,使一个村民委员会平均1040人中有5名以上大专学历的管理干部。
(3)重点开发农业高新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如农业网上远程教学服务软件,农业科研成果监测软件等5-10个,生产农业实用技术信息产品,如VCD光盘,电子书刊等50种以上。
西北开发,信息先行。外引内联,全面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一环。
7.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开发
大力发展农业生物制品,培育农业生物制品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动物疫苗、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等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支持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支持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与开发,生产生物医药产品,拓宽农业产业领域。目前,可以进入中试产业化研究的项目为:组织培养快繁和种苗脱毒技术开发利用;优(超)级农作物品种开发;转基因动物新品种开发;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开发;另外,有望进入产业化开发的项目有:
多功能可降解地膜开发,其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用沥青及添加剂乳化合成的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和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膜。该产品不仅具有普通地膜增温保墒增产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水稳性团粒结构,降低土壤含盐量,同时,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建设。
系列化微肥和有机肥开发,应用现代生化工程技术,开发生产有机复合肥和系列微量元素有机叶面肥,不仅可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持续提高,满足农业多样性发展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杨凌示范区建设的焦点所在,应充分利用省部共建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发挥杨凌示范区的整体优势,创造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和发展的优越环境,坚持自主研究同技术引进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外引内联,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创建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团,为把杨凌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硅谷”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成为促进西北农村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和辐射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