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园区项目建议书(4)

(2024-05-06 15:16:09)
标签:

现代农业

园区建设

国际合作

共建共享

陕西杨凌

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园区项目建议书4

第一章

第二章 立项背景

    第三章  项目目标

第四章  项目实施的重点内容与规模

4.1农业科学园区

4.1.4 项目主要内容与实施方案

4.1.4.1西北农业环境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重点搞好农业资源的调查、农业区域类型的划分;农业区域发展战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在综合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和解决下列重大宏观决策问题:

1.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基地的宏观布局研究

该课题的目的意义在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和国际性竞争能力。并应用新的研究成果,在每个大型生产基地内,根据区域特点,选建3-5个试验示范点,强化提高辐射和带动功能的政策和策略研究。

经初步研究,尚需进一步调查、论证的八大类型富有西北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框架为:

农林牧良种繁育基地

新疆、河西走廊瓜果生产基地

秦巴山区林特产品生产基地

藏东南名贵药材开发生产基地

青藏高寒区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渭北、陇东优质果品生产基地

陕北、宁南、陇中苜蓿草业生产基地

黄土高原杂粮、杂豆生产基地

1)农林牧良种繁育基地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特殊的生产资料,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国外发达国家种子产业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形成一批从科研育种到生产销售的规模较大的种子企业集团。如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卡捷尔公司,其玉米种子经营遍及全美甚至全球。先锋公司1995年经营额折合人民币127亿元,利润15.2亿元,分别相当于我国500家种子公司1994年总和的1.7倍和3.3倍。法国的利马哥兰及德国的KWS公司等都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这些种子公司走的都是育繁推广一体化路子,形成了经营的国际化、产业的多元化和高度商品化的格局。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也已经在良种繁育基地形成、种子产业化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规模与效益,尚与农业生产的需求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以市场为导向选建种子基地,组建种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迫在眉睫。

建议首先在西北选建5个高标准农作物、畜禽、经济林大型良种繁育基地。

2)新疆、河西走廊瓜果生产基地  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内陆绿洲农业区,有着独特的干热气候和显著的昼夜温差,有利于瓜类果品的生长,形成了许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优质瓜果品种,如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车杏、和田核桃、叶城石榴、阿图什无花果、河西白兰瓜和黑瓜籽等。应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优质瓜果生产,加强新品种选育,提高耕作栽培与施肥管理水平,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注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管理,拓宽国内外市场。新疆、河西走廊瓜果生产基地的建设,是本区发展效益型农业、特色农业的重要途径。

3)秦巴山区林特产品生产基地  秦巴山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据资料调查,有各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其中有漆树、油桐等珍稀和特有植物230余种,有杜仲、天麻、二花、五味子等传统中草药类植物1000余种,薯蓣、魔芋等淀粉植物225种,山胡椒、十香花等芳香植物340种,龙须草等纤维植物130余种,鞣料植物189种,树脂和树胶植物15种,常绿阔叶木本植物160余种,野生观赏植物327种,野生食用菌90余种等,其部分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如核桃、板栗、生漆、油桐等,部分资源如薯蓣、刺梨、绞股蓝、魔芋等正在形成当地的新兴产业,但从总体来说,目前开发利用程度尚低,规模优势尚未形成,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较低,对此进行新的战略定位、深度技术开发,规模化系列生产潜力巨大。

4)藏东南名贵药材开发生产基地  青藏高原东南部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尤以藏产中药材闻名于世,如麝香、鹿茸、虫草、贝母、胡黄莲、藏红花、丹皮、党参、大黄、天麻等名贵中药材,量大质优,在全国占有特殊地位。为了保护和开发这些名贵药材资源,今后要大力发展药用植物人工栽培和药用动物人工饲养,有计划地科学采集与猎捕,建立藏东南名贵药材开发与加工生产基地。为此,需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人工驯化与开发利用,建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中药材产业化基地。

5)青藏高寒区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青藏高原草地辽阔,可利用草地面积1.08亿公顷,占青藏高原农林牧用地面积的83.4%,占土地总面积的50.7%,占全国可利用草地的34%,位居全国各大农区首位。本区畜牧业的发展,首先应当发展暖季季节性商品畜牧业;其次,制定草场建设规划,推行三季和四季牧场轮牧制,扩大人工草料作物生产。第三,选育改良牲畜品种,发展牦牛品种和毛肉兼用的粗毛羊品种。最终建成以牦牛、藏绵羊为主要畜种,以毛、绒、肉为主要商品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6)渭北、陇东优质果品生产基地  渭北、陇东旱原地处黄土高原中部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近年来,以苹果为主的果品生产发展迅速,苹果栽培面积已达50万公顷以上,总产600万吨以上,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今后,要依靠科技,实现果品生产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增加优质果品种植面积,实行精细及无公害栽培管理,提高优质果品率和商品率,进一步加强贮藏、包装、加工设施建设,实施精品战略,并努力开拓市场,建立外销出口渠道,形成优质果品产业化基地。

7)陕北、宁南、陇中苜蓿草业生产基地  陕北、宁南、陇中半干旱丘陵沟壑区,属农牧交错地带,本区历来重视农牧结合,有种草养畜的生产习惯。本区的主要牧草之一—苜蓿,为多年生豆科作物,在干旱瘠薄坡地上能稳产高产,每公顷可生产苜蓿干草8~10吨以上,单位面积蛋白质产出量远远高于其它作物。加大技术与物质投入,扩大苜蓿生产规模,集中连片种植,统一播种、收获与加工,研制、推广苜蓿收获、干燥与加工成型机械,使基地的建设不仅能为本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饲草,同时还可以优质苜蓿草粉供应国内外市场。

8)黄土高原杂粮、杂豆生产基地  黄土高原耐瘠的杂粮、杂豆与薯类作物比重高、面积大。如谷子、糜子、荞麦、燕麦、绿豆、扁豆、豌豆、马铃薯等作物均属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原料作物,在国内外市场素有较高声誉。因此,增加杂粮杂豆、薯类作物种植面积,改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品质,建立名、特、优杂粮杂豆生产基地,是发挥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2.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技术选择

西北地区地貌复杂、地类多样,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条件苛刻,故对其进行科学的分区划类,并对其开展深入细致的技术配置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极为关键的。但目前其整体布局、技术选择、工程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亟待从整体工程、整个过程提高其科技含量。兹提出初步框架方案,以供参考。

1)沙漠边缘地区治理  以植树种草为中心 ,因地制宜兴修各种水利设施,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引水拉沙造田,人工垫土,绿肥改土,积极发展沙产业,达到固沙、防沙,发展区域经济之目的。在实施该项目工程中“发展畜牧、草业先行,建舍养畜、规模经营”是一种较好的治理模式,可供参考,但尚有许多具体的关键技术,有待攻克。

2)黄土高原蓄水保土工程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要重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其基本思路是:以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前提,以强化降水入渗防止水土流失为中心,重点搞好植被建设、建造基本农田、发展经济林、发展养殖业四大主导措施。当前的突破口是:以深水平沟、大鱼鳞坑等大型化工程措施为主,配置以优质高效生物资源的引进与开发力度,为新型生态经济体系的建设奠定良好而高效的发展基础。

3)长江中上游退耕造林工程  以金沙江下游、毕节、陇南及陕南为主,实施天然林保护及缓坡耕地改造,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人工林在调整现有林种结构的基础上,营造以经济林果和薪炭林为主的水土保持林,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嘉陵江中上游及云贵南部石灰岩山区,应把保土及施用绿肥作为重点,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开展集约化经营,发展庭院经济和林、牧、农、副综合生产。三峡库区造林与封禁并举,退耕与坡改梯结合,减少入库泥沙维护库坝安全,其“上保中治下开发”模式可供参考。

4)黄河长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该区域北及昆仑山、布尔汗布达山与黄河的龙羊峡库区,南至唐古拉山与四川的金沙江起始段,西及源头,东至甘肃的玛曲、碌曲与四川若尔盖湿地。实施退田还林还草、围栏、舍养、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场生产力,减轻人为活动的各种破坏,保护比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

5)新的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观建设工程 根据区域特征,在包括天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秦岭在内的区域再增设一定数量的保护区,保护珍稀生物、维护湿地、水环境。结合文化遗产,开发新的旅游景点(线),从宏观上形成密度适中的网、线、点结构。

6)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对各种污染源特别是工矿、城镇污染进行综合治理,以已污染水源、土地等实施净化处理。

7)西北荒漠化及盐碱化治理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应以水源涵养林为主,限额采伐,加速绿化,集约育林,高效利用,发展产业,增效增收,促进林业由资源开发型向生态保育型发展。由数量规模型经营向质量效益型经营转变,由注重森林生产功能向强调环境功能转变。在林业科技方面应优先支持天然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林木遗传育种及新品种选育,商品人工林定向培育和高效利用,荒漠化预防与综合防治,林业生态工程构建及生态系统恢复、林副产品加工与高效利用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