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矿区、农区、社区的统筹规划
(2024-04-09 19:48:49)
标签:
能源矿区综合规划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经济发展 |
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
要重视矿区、农区、社区的统筹规划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
榆林市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特别是煤、气、油、盐富集一地,矿产资源价值达4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3,占全省的95%,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2007年全市GDP达到672.31亿元,增长20.1%,财政收入达到158.6亿元,增长37.9%。预计到“十一五末”,将形成2亿吨煤炭、1000万吨石油、120亿立方米天然气、100万吨盐、1000万千瓦电力、1000万吨载能材料的生产能力,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200亿元,财政收入将超过3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350亿元。榆林市在以能源工业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南北发展、城乡收入、产业结构“三大失衡”问题凸显,其根本原因是广大农民难以分享工业文明的成果,其产业效益低下、基础薄弱、后劲不足,农业产业链条难以延伸,且步履艰难。
在此情况下,根据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和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我在府谷县这两年来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其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抓住能源开发、新农村建设、新社区涌现的大好机遇,认真搞好工业集中区+农区+社区的一体化高层次控制性规划,为工农互助、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的永久可持续发展搭建一个新的共建平台,意义重大,值得探索,也许这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必然之路。为此,我已经搞出了一个府谷县黄甫化工区+农区+社区一体化规划报告(初稿),其基本思路和做法是:借助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强势发展,利用本县获批现代大型煤化工项目的新机遇,依靠各级政府的大力协调和支持,以特色矿产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大型企业为龙头,采用现代能源化工企业生产园区(秦家寨)建设、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基地(下川口)建设、现代生活社区(黄甫)的建设与完善一体化设计与运营的新模式,实现化工产业链园区的规模化、聚集化、生态化,农区基地建设的特色化、产业化,搬迁农户和产业工人居住的聚集化,生活服务的社会化。逐步把府谷县黄甫煤化工集中区建设成为陕北能源矿区+农区+社区和谐永续发展的新型示范基地。
为此,我想建议的是:
一、我省已经进入了一个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形势喜人、形势逼人,特别在经济、社会宏观控制性规划方面已经难于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迫切需要向这方面转变。
二、单项的、单部门的规划,或者说由多部门规划拼接成整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社会大发展的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宏观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审批、执行要提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切实加以解决。
三、为了保证综合性发展规划编制的超前性、科学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建议省政府在政务和事业单位的进一步改革中,加大综合性宏观决策咨询部门整合的力度,尽快创建或完善高层次创新平台,锻炼和涌现领军人物,加快梯队建设,像重视自然科学一样,重视和支持综合研究和咨询部门的工作,凝练一批大谋略型规划和现实需求强烈性综合规划,以解现实之急和以备长远发展之需。
四、当榆林市提出要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时,当府谷县提出坚持社会联动,扎实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时,我均参与了他们的调研和规划。虽然数十年在这篇土地上工作,但深感其总体协调和发展结合部的漏洞很多、问题亦不少,特别在“三农”方面,说法多、做法少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有缘参与了榆林的现代特色农业规划和府谷县高庄则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实践,特别是对府谷化工工业集中区+农区+社区的策划和规划,使我深感我省的经济社会在巨变,同时,在宏观管理方面也确实显现了新的高层次需求,故特此报告领导,希望引起多方关注,典型引路,顺势而为,具体落实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扎实推动陕西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的永久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