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金利源集团公司生态环境与资源循环利用案例
(2024-02-18 10:43:24)
标签:
循环经济环境治理生态提升可持续发展府谷金利源 |
王大庄厂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规划
一、规划背景
金利源集团是一家集发电、水泥、电石、兰碳等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公司创业20多年来,在董事长王爱林先生的引领下,秉承“金诚铸业、利国利民、源远流长”的经营理念,坚持“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跳跃跨越”的发展战略,企业规模迅速壮大,公司实力快速提升。目前集团下属2×12MW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公司、2×1.25万KVA电石公司、大庄水泥公司、金利源焦化厂、榆林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金利源大酒店等8个一级子公司,拥有总资产3.6亿元,各类从业人员820人 (其中大专文化和工程师职称以上84人),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上缴税金935万元,享受国家减免税赋281万元。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中型企业”,连年被榆林市政府命名为“贡献财政百强企业”和“十佳私营企业”,是府谷县十大纳税大户。
集团以环保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发展导向,在所属企业均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在集团所属产业中,电厂利用劣质煤、煤矸石和焦化厂废焦沫作燃料发电,电能由集团水泥厂和电石厂自用,发电煤燃烧后的粉煤灰和炉渣用作水泥掺合剂,剩余废渣全部用于生产粉煤灰砖,实现了综合利用和闭合循环,是市、县发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为了美化公司环境,改善公司的工作环境,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以及提高公司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公司决定将全面改善厂区现有的绿化环境,同时在厂区的东北侧建设设施农业区,利用公司的废弃的水资源和电场的余热资源,建设温室大棚,实现工农业的有机结合。项目的实施将实现工农业的高效循环模式,对于陕北重能源化工基地的环境治理以及“以工补农”的经济发展具有示范带动效益,其社会效益显著。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府谷县相关气象资料;
3)府谷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4)工厂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5)项目单位的项目发展设想及提供的相关资料。
三、规划主导思想
绿化规划设计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设施农业规划设计以经济适用为原则,能够充分利用厂区现有资源条件,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改善厂区环境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其规划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员工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卉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厂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公司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金利源集团公司的景观特性。
5、设施农业建设以科技为导向,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品质为保障,以品牌促发展,逐步形成区域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同时促进和带动矿区和农区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全厂工作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工厂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5、“节约成本”与“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节约成本与综合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追求目标,是企业生命力的体现。不论是在绿化环境和设施农业项目规划中都要以“节约成本”和“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主要原则。
五、规划内容
本规划设计将厂区分为五部分,主要包括厂区入口广场(即电厂和水泥厂与生活区之间的区域)、办公楼和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厂区边坡水土保持及绿化,厂区东北侧闲置区绿化及设施农业规划,电厂冷却水和余热等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一)入口及广场规划
主入口广场占地近10000平方米,位于厂区主入口道路两侧,电厂、水泥厂、主办公区和生活区之间,它是本厂职工上下班的密集地,也是外来客人入厂的第一印象场所,是公司厂区对外的一个形象展示窗口。
规划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层次的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入厂区主道路两旁种植侧柏,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屏障内侧种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叶植物组成凤舞的图案点缀其上,配植一些龙爪槐、玫瑰、垂榆、碧桃等落叶树,紫藤、五叶地锦等藤本树,以及北美野牛草、冷石竹等草坪植物,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在厂区主入口建设中心广场,在前广场中心设计有旱喷泉,采用电脑程控技术,伴随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喷泉则相对变化,时而天女散花,纷纷扬扬,时而玉蝶飞舞,时隐时现。入夜,彩灯随着音乐变化,或红、或蓝、或紫、或绿,如霞光万道,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远看如琼台仙阁,近看疑是神仙瑶池,使人目不暇接。周边以植物造型来围合,以四方形的造型代表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由低到高立体三角形的造型代表公司一步步业绩的飞跃,以发散型的射线代表集团公司各项事业向全国各地的辐射,整体布局简洁,美观。
二)办公楼和生产、生活区环境规划
厂区的绿化建设方案,从工程建设到环境绿化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新改造方案从满足工厂生产和工作要素需求考虑,通过厂内的道路、空地绿化改造,周边的水土保持治理,创建电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空间。
主办公楼和生产、生活区环境规划以满足方便职工休闲活动的需求为目标,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园路、体现休闲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质坐凳等,为职工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于养神蓄目、绿林醉心。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含蓄、宁静。生产作业区多以常绿树种为主,尤其在煤厂周围栽植双排行道树,已达到防尘,除噪的效果。并且,配以开花植物,即美观大方又舒适朴实,可以很好的调节职工的精神。职工在工作之余,也可散心漫步其间,在心灵与精神上得以净化。
绿化树种配置原则上要达到,冬常青;夏常绿,春、夏观花,秋观叶(红叶)效果。乔木树种配置以常青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以常青树为主;灌木树种配置模式以观花、观叶、观果灌木互相搭配,以观花灌木为主;园林与亭廊配置模式以应用乔木、灌木与草坪相结合,并新建园林亭廊建筑和雕塑对应体现园林效果。
三)厂区边坡水土保持及绿化规划
厂区边坡水土保持绿化主要选择抗旱、抗寒保土性好的灌木为主,同时还要考虑观赏效果。树种选择以柠条、沙棘、紫穗槐等抗旱性强的树种为主。将边坡做一简单平整,形成相对平整的行道,在行道上种植相应的树种,行道树配置滴灌,以保障树木所需的必要水分,滴灌所需水源取自电厂的冷却水。
四)厂区东北侧闲置区绿化及设施农业规划
厂区东北侧靠近堆煤场和电石场的区域设置绿化区,主要以白皮松、园柏、侧柏、杜松、油松等常绿树为主,行道树配置滴灌,以保障树木所需的必要水分,滴灌所需水源取自电厂的冷却水。形成厂区与设施农业区自然分割区,同时美化厂区周边的环境。
设施农业区主要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体,规划占地15亩,建设日光温室10座,采用杨凌RW-“几”字钢型结构日光温室。温室结构如下表
|
跨度 |
脊高 |
结构 |
保温方式 |
卷铺方式 |
|
8米 |
3.3- 3.6米 |
热镀锌钢待扎制的“几”字形钢,完全组装式,3-4道横拉管,十字连接 |
符合保温被覆盖,地面以地辅热加热 |
电动卷铺 |
该温室特点为:完全工厂化生产,结构先进,自重轻,防腐性、抗弯曲和承载能力强,拱架可按要求跨度一次形成表面光滑,不伤大棚膜,温室内空间更加宽敞,有利于农机作业,并为今后日光温室智能化控制预留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日光温室新构型,以减少遮荫,提高蓄热缓冲能力,方便农艺技术操作,配套示范推广保温性能好、造价适中的新型保温材料和透光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的新型醋酸乙烯覆盖材料,全面提高日光温室生产性能。
五)电厂冷却水和余热等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1、冷却塔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规划
电厂冷却塔水经过水质检测确认完全符合灌溉水标准要求,其水质指标见附件。所以其冷却水可以直接用于厂区绿化植物的灌溉和设施农业区的灌溉用水,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厂区水资源的内部循环和厂区与设施农业区的水资源循环。
根据冷却塔现有周边环境,规划建议在冷却塔北侧建设一个储水塔,通过水泵将冷却塔内的水收入水塔内,满足绿化和日光温室的用水需求。沿各绿化用水线路和设施农业区铺设供水管网。
2、冷却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规划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冬季温度低,所以日光温室需要一定的加热设施。本项目规划中以电厂冷却水出口冷却水为热源,通过高温热泵加热后(38摄氏度提高到55摄氏度),经供热管网输送到日光温室内。温室大棚内供热采用地覆热的模式,即在温室内60-70cm之间铺设供热管,为温室地面加热。
六)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
在植物配置上,充分考虑了该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植物搭配宜营造出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
绿化树种配置原则上要达到,冬常青;夏常绿,春、夏观花,秋观叶(红叶)效果。乔木树种配置以常青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以常青树为主;灌木树种配置以观花、观叶、观果灌木互相搭配,以观花灌木为主;园林与亭廊配置以应用乔木、灌木与草坪相结合,并新建园林亭廊建筑和雕塑对应体现园林效果;水土保持配置以边坡水土保持绿化主要选择抗旱、抗寒保土性好的灌木为主,同时还要考虑观赏效果。总之,厂区新的绿化建设方案,从工程建设到环境绿化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新改造方案从满足工厂生产和工作要素需求考虑,通过厂内的道路、空地绿化改造,周边的水土保持治理,创建电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空间。
树种选择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干旱、寒冷和土壤贫脊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性强和绿化效果好的树种如下。
1)常绿树:以白皮松、园柏、侧柏、杜松、油松、叉枝园柏为主。
2)落叶树:以龙爪槐、红花槐、垂榆、碧桃、红叶李、榆叶梅、连翘、黄刺梅、玫瑰、丁香、火炬树、绣线菊、紫叶小薜等。
3)藤本树:紫藤、五叶地锦。
4)草坪植物:北美野牛草、冷石竹。
5)荒坡治理:柠条、沙棘、紫穗槐。
六、投资估算
根据规划所涉及内容,其投资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绿化及广场投资、日光温室投资、供水及滴喷灌设施投资和供热设施投资。购买树种、材料、建筑等费用,参考现行市场价为依据,进入设施阶段遇到物价升降,可通过招投标方式调整预算。
1、绿化及广场投资
1)行道、庭院需高2—2.5米常绿树300株,每株单价200元。需2—2.5米落叶树200株,每株单价100元。
2)花灌木、藤本树需高1米左右2500株,每株(丛)单价50元。
3)需建草坪绿地5200平方米,每平方米单价15元。
4)荒坡治理需1米高侧柏3000株,每株单价20元。
5)广场及喷泉等建设费用及设施设备费用总造价50万元。
小计造价为84.3万元。
2、日光温室投资
根据现有价格及土地整理难易程度,预计每座日光温室投资10万元,即日光温室投资需要100万元。
3、供水及滴喷灌设施投资
1)水塔:设计水塔出水量为100立方米,投资40万元,水泵投资3万元。计43万元。
2)供水管网:3000米,单价100元/米,计投资30万元。
3)行道树滴灌:6000米,总造价35万元。
4)草坪喷灌:10处,总造价8万元。
小计造价为116万元。
4、供热设施投资
1)冷却水出口设施设备:投资20万元。
2)高温热泵:投资30万元。
3)供热管网:1200米,800元/米,计投资96万元。
小计造价为146万元。
项目合计总投资为446.3万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