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堡县红枣产业链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4)

(2024-01-16 15:14:45)
标签:

黄河沿岸

枣赢天下

发展战略

实施方案

陕西吴堡

吴堡县红枣产业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4

          鲁向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保障措施与对策建议

5.1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在红枣产业化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强化领导,统筹协调,建议吴堡县应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正副组长,除农口主要单位外,要求经发局、财政局、重点乡镇等主要领导,作为成员单位,负责统一共建认识、审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计划,落实岗位责任和具体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主管局,主要负责红枣产业化建设的相关调研、整体规划、支柱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编写,领导小组会议的筹备,领导小组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和日常督促检查工作等。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布置新的统一攻坚任务,重点协调解决红枣产业链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重大决策事宜。

组织领导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建立配置合理、上下一体、职责分明、运转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严格奖惩考核。县乡两级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在红枣产业开发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县、乡、村、户、企业、农民经纪人、科技人员给予重奖,授予荣誉称号。在枣区乡镇,把红枣产业化开发,作为使用乡、村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

条件成熟时,建议成立红枣局,加强政府的调控、管理职能。

5.2强化政策支撑体系

1、出台吴堡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红枣产业化发展的决定;

2、制定吴堡县政府关于加快红枣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3、明确吴堡县委、县政府关于红枣产业开发的人才、资金、税费、土地、招商引资等政策规定;

4、制定吴堡县政府关于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的若干政策和规定;

5、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

6、以奖代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5.3科技与创新支撑体系

1、建立枣树资源圃及各类红枣研究试验、种苗选育、种植管理和示范推广基地;总结和培养种苗培育供应、枣树更新换代及红枣栽种、修剪、丰产、优果、防虫、防病、采收、贮运、分级等技术规范或标准。

2、实现红枣苗木良种化、标准化,品种高级化

3、集成与推广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实现栽培规范化、精细化。

4、高度重视对枣农的培训  根据我省苹果产业化的经验,在新一轮红枣的技术改造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加强对枣农的技术培训,力争实现每200亩枣园有一位技术人员,全体枣农均接受过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枣农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5、逐步建立红枣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及企业产学研联合体,为枣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4发挥红枣加工业的引领作用

创建吴堡红枣工业集中区,形成集中区工业和乡镇工业级次发展格局;重点扶持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利用竞争机制推动园区工业进步;激发企业活力;发展专业协作,整合和催生红枣集团企业,配置密切关联项目,提高工业的互联配套性和综合效益。

5.5加快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培育

1、创新流通模式:创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民族品牌,特别是应在潜力巨大的鲜枣出口上尽快有所突破。

2、培育和发展流通中介主体:发展和壮大农副产品专业性经济流通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

3、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探索信用交易、委托交易、电话交易、网上交易等农产品流通新方式,逐步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由以即期交易为主向远期交易或远程交易为主的转变。

4、加强农产品流通保障体系建设

5.6出台和完善新形势下工农互助的产业政策

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制定更加优惠的吴堡县红枣示范工程招商引资政策;研究更加灵活的土地资源开发政策,制定出具体的枣农土地入股、劳力入股办法或指南;制定红枣产业工程实施的衔接配套政策。完善示范工程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鼓励部分行政和事业单位人员直接创业、兴业。制定鼓励多类支农资金的各计其功、捆绑集中使用政策。

5.7推动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加快红枣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根据吴堡县地处黄土丘陵区的实际,利用退耕还林(草)工程和扶贫工程,以该县规划的永久性红枣基地的土地资源为主要依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枣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加快土地资源的流转,鼓励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积极推动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枣业大户、枣业合作社、枣业公司等规模经营主体。积极探索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相衔接,实施大户规模化承包的模式,以加快山地生态型红枣林发展速度,避免后期土地流转带来的折腾。

5.8尊重农民、尊重农业企业家,让农户和经营者直接受益

在红枣产业开发的扶持方式上,要注意把政策扶持和推动改革相结合。要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允许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主体申请国家有关红枣科技推广项目。农民是红枣基地建设的主体,如果基地建设不能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农民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红枣产业就没有活力。在指导红枣产业工作中,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注重红枣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尊重农业企业家,大力扶持红枣加工企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有效带动力量,成为农民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5.9增强信心、转变观念,开拓红枣产业化建设的新局面

吴堡县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农民,都要在全县能源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清醒地认识到在特殊转型时期发展现代红枣产业的重要意义。增强跨越式发展的信心,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树立红枣产业是吴堡县最为重要的后续支柱产业的理念。以人为本,以富民为本,以长远为本,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必胜的信心,长远的打算,利用好跨越式发展的多种机遇,加大红枣产业链综合投入的力度,努力开拓吴堡山地生态型红枣产业链建设的新局面,为吴堡县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兼顾实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

鲁向平,研究员,1957 年 3 月生,陕西省延川县人,中共党员.1978 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林果专业。历任陕西省农业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所长、杨凌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主任。1994 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8 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从 1989 年起长期兼任陕西省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和参加科技攻关、科技扶贫等项目 59,共取得科研成果 43 项。其中“陕西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黄土高原农业开发模式研究”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专()9 ,发表论文 200 余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