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向平:心迹(48)

(2023-04-06 09:07:42)
标签:

心系祖国

关注农业

技术革新

发展战略

鲁向平咨询

我国农业新技术革新的发展战略与对策1

  1.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目标。一是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食物安全供给,这是最为主要的。目前13亿人的吃饭问题,2030年16亿人的吃饭问题“谁来养活中国”虽然悲观,但可作为警钟,我们必须把“民以食为天”这一问题解决在牢靠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但确要付出相当努力。二是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尽快让广大农村、广大农民摆脱贫穷,实现小康,步入富裕,这是我国的主体,将来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的买方和最大的卖方,故只要这一头有了活力,有了生机,步入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中国这盘棋就走活了,我国在国际上竞争和抗衡的能力绝对是增强了,民富国强的目标也就实现了。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持续农业是80年代酝酿提出的农业发展新方向,目前普遍认可的含义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经济上可行、技术上能接受的农业”。总之,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正视现实,承认落后,加速发展,但也要兼顾未来,永续发展,长盛不衰。

  2.提高认识,为技术正名。充分认识、深刻领会“技术”的含义,积极主动地发挥技术的作用,在当前具有现实意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此定义虽然简短,但内容深刻,其具有五大要点,我们应认真学习,广泛宣传,使其变为全民的共识。应时刻牢记技术是有明确目的的;强调技术的实现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协作”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协作、配合、奉献精神应是必备的;指明技术的首要表现是生产“工具、是设备、是硬件”也就是说要有物化的技术产品;指出技术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规则”即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知识,这就是软件;把定义的落脚点放在知识体系上,即技术是成套的知识系统。在我国面临一场农业新技术革命之际,重复学习,认真总结,我们先前对“技术”的理解和工作部署,特别是实际运行系统和实施结果是否与上述定义吻合,值得三思。

  3.国家应时刻把握当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前沿领域,全力以赴,首先实现产业化。一是以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为核心和现化农业生物技术工程;二是以农用生物制品(生物农药、生长调节物质、饲料添加剂等)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工程、酶工程技术;养殖业发展的新材料、新设施及其组合应用的农业工程技术等。上述项目,既然已成公论或共识,那么,我们就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代、国际化开发为目标,采取类似搞“两弹一星”的组织模式,突出重点,集成优势,联合攻关,奋战10~15年必见大效,故应将其上述项目,列入国家级重点发展项目,予以倾斜支持,在投入方面,应以企业投资为主,在组织上应由政府协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