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试验示范站、基地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2023-03-09 09:41:14)
标签:
心系祖国关心农技场站建设创新创业督导与评估 |
科学的评价指标、完善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农业科研管理甚至科研活动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积极完善以创新为核心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首先要在评价指标中注重加大基础研究比重。科技评价体系急需要向基础研究领域适当倾斜,为那些“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提供支持和保障;大力鼓励原创性研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开展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和长远需求的课题研究和示范应用;同时,科技评价体系需要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原则,结合客观实际,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行差别化管理,不能用一套指标去评价所有科研活动。惟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科技评价体系的效用。毫无疑问,科技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引领学术研究。探索和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推广评价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科技评价的公平、公正、公开水平,更好激发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评估与督导是个无形的指挥棒。要谨慎,要认真。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1、对发展现状的总体定性评价。
三年来,从督导过的近40个农业试验示范站(基地)看,总体上都能够按照学校要求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在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势头。有优势有积累的试验示范站(基地)在优势产区和特色产业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的作用。我们的工作普遍得到认可,研究成果和技术支撑起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围绕当地产业开展科技培训体现出了我们的普遍优势。有情怀、有热情服务于当地的科技人员令人敬佩,受人尊敬,体现出服务一线的价值。试验示范站(基地)在当地的存在,成为提升相关部门政绩的重要方面,成为造福当地农民的重要依靠,是给当地注入的一支稀缺人才资源。我们在一线的科技人员朴实真诚善良有爱心,吃苦耐劳奉献最贴心。实践证明,建立试验示范站非常必要,办好试验示范站意义十分重大。一些试验示范站已经显示出是一个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大平台。在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教师与学生培养,研究水平的提升,引领示范效果,提升培养知名首席专家等方面显示出无穷的潜力和前景。
2.对试验站、基地管理绩效的量化分析
由于各个实验站(基地),建站时间不同,签订协议的层次不同,试验示范站基础条件不同,科研积累的程度不同,新投入的经费不同,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同,农民的接受程度不同等等,故在其发挥优势和扩大社会影响力方面显示出了差异。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督导了37个试验示范站(基地)。现按照试验站和基地两种类型分别打分结果(略)
从得分的情况看,分布在78-90分范围,满分为90分;折算成百分制分布在,86.67-100分范围内。
评分只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小环节,由于时间短而紧张,掌握的信息情况不够全面,加之各试验站、基地工作性质、人员构成、时间长短、条件支撑、工作积累等因素千差万别,很难准确把握,只能作一个粗线条的评定,仅供参考。
3、发展态势的回顾与评估
--表现优秀和良好的站(基地)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校地关系密切,实验站的服务方向与区域性的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已经展示出了六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
(2)称职的站长或优秀的首席专家,在基础管理和统领人才方面表现优异,一些重大成果的孕育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
(3)德才兼备的团队人才组合展示了凝聚力和科研活力。一些老专家高风亮节的传帮带作风,令人敬佩;一些试验站的科技人员与当地的科技人员密切直接结合,甚至融为一体,实实在在培养了一批当地后续人才队伍。
--表现出某些不足和弱点的实验站(基地),其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一些区域性主导产业由于气候、市场、收益等原因表现出了当地对科技需求不足的问题,这是一种新的客观存在,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