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兴农方略的普适规律

(2023-03-08 09:22:27)
标签:

心系祖国

现代农业

农技特点

传播经验

鲁向平献策

  当我们概括出了科技推广的必备条件之后,特拟就下列方略以对之:
  1、以利益为导向。从科技推广的一开始就宜紧紧地抓住农民的获利动机,以利益来吸引农民的注意力,应该让农民们深刻了解或亲身体会到,新技术的使用或原有技术的改进可以明显地增产增收。一般来讲,新技术的增产增收幅度在20~30%以上者比较容易推广。增产增收在10%以内的小幅度,对于许多农民,特别是对于资金拮据、经营门路不广的农民来说,几乎没有吸引力的,实际的情形也告诉我们,小幅度的增产增收技术项目难以直接看出,不容易示范成功。
  2、推广项目应尽可能安排在农户的田里进行试验示范。科技人员、推广工作者农民群众都应十分清楚地懂得,直接从书本或试验室里获得的新技术,往往难以全部地适应具体的农户,甚至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对于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应由科学家和农民在一起研究确定,只有这样,双方才容易沟通。毫无疑问,在农户田里从事试验示范是科技推广工作成功的重要一环,应予重视。只有千百万农户的实际需求才是科技推广工作的原动力。
  3、千方百计保障农户使用新技术所需要的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投入。大家公认,农业问题不仅是一个新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大家也明白,新技术本身的发展是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合作攻关的结晶。同样,新技术成果效益的发挥,仍离不开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特别是资金的借贷、生产资料的及时、足量供应,没有外界条件的配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几乎是没有不失败的。其最有效的办法是全社会都应关心和支持农业事业的发展,使之社会事业社会化。
  4、市场保证是关键显而易见,市场销路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产品需求问题,农民若找不到产品的加工者和运销者或产品运不到所需的市场出售,新技术的推广自然会失去意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那些边远落后的贫困地区,市场条件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在这些地区推广新技术风险很大,这就意味着新技术实施之前,就宜宣布保证价格,当产品收获后,政府应随时准备承担这样的义务,以便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产业政策正是在这类问题上,应充分发挥其扶持那些幼小的但有希望的新技术的作用。
  5、政府应对农业科学家、技术推广专家颁布明确的职责与分工,制定出不同的晋升、授奖条件与范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研究和推广的工作性质、重点、目标是不同的,应对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必要的定向培养和深造提高,以促进科技推广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化、科学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