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向平:心迹(28)
(2023-02-20 15:11:40)
标签:
心系祖国关注西部敬业三农助推发展鲁向平咨询 |
我国西部地区种植业的地位与潜力
西部地区现有耕地面积2260万公顷,为全国的23.6%,人均耕地0.083公顷,高出全国平均数10.8%。在人口较为稀少的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干旱区和黄土高原地区,人均耕地达0.133~0.267公顷。西部地区不仅现有耕地相对充裕,而且耕地 后备资源也较丰富。在全国3333万公顷的后备耕地资源中,西部地区约有2000万公顷,占全国的60%左右。从气候资源看,西部地区光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植物光合产物的积累;热量资源仅青藏高原较差,其他地区比较丰富;雨热同季、雨作同季,均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从农田作物的生产潜力看,青藏高原冬小麦、春小麦、青稞的生产潜力分别为21.75吨/公顷、17.37吨/公顷和14.28吨/公顷,目前的开发程度约为25%~30%;西北内陆绿洲农区农作物的热量生产潜力可达15~27吨/公顷,开发程度为40~50%;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农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一般为3~9吨/公顷,开发程度为35%~45%。可见,西部地区种植业的潜在生产能力远未得到发挥。借助科技进步,推行农业综合开发,可使作物产量提高到现实产量的2~3倍。
针对西部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特点,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可组建不同类型的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甘新区的棉花、瓜类,宁夏引黄灌区的大米、甜菜,黄土高原的马铃薯、谷、糜、荞麦、碗豆、扁豆等杂粮杂豆,西南区的烤烟、甘蔗、油菜和桑茶,以及青藏区的青稞和虫草、贝母、藏红花、雪莲花、大黄、党参、天麻、丹皮等名贵中药材,均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