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与乡音(29)
(2022-12-13 10:07:56)
标签:
回忆与记忆陕北沙区纪老先生民情与乡音鲁向平敬礼 |
手工做豆腐
豆腐原料加工,豆腐是用豆子做的。本地所产的白豆、黑豆、黄豆均为做豆腐的好材料。
做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要脱掉豆皮子。怎样脱掉豆皮子?还是有点技巧的。脱掉豆皮子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用石磨直接磨,当地叫拉豆黄子,这种方法容易把豆子磨的太碎,损失大。第二种是用石碾子滚,这种方法还可以,就是有少数豆子豆皮脱不掉。第三种还是用石碾子上滚,但是方法不一样。假如在冬季,就是把外边的冻沙子少量和豆子拌在一块儿,然后放在外边再冻上一夜,最后再放在石碾子上滚,这样皮子可以脱净。然后用沙箩把沙箩净,用簸箕把皮子簸净,豆黄就算备好了。
泡豆黄子。如果逢年过节需要吃豆腐,必须在头天晚上,用凉水把豆黄子泡上一夜,就可以磨豆糊了。磨豆糊的工具是小石磨,一个人边推边往磨眼里倒豆黄子;或三个人推,其中二人用两根连架棍连接磨子快速转动,另一个人往磨眼里倒豆黄子,叫拐豆腐。
煞沫。豆糊磨好后,就开始煞沫。煞沫是为了把豆腐糊的泡沫加工掉,使其容易过滤。农家的方法是用前一年的陈猪油,用开水加热化成油水,倒进豆糊中,豆糊马上就没有虚沫了。
这时再用白布袋子,也可以用铜丝箩子把糊中的豆渣过滤出来,剩余的豆汁倒入锅中就能熬成豆腐。
熬豆腐需要小心,豆糊快开锅时,最容易溢出锅外。熬好一锅豆糊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功夫。熬好后,还要用卤水温热加在豆腐中,要慢,要适量,太多豆腐就有苦味。看到豆腐成了块状,豆浆水成了清的,这就说明豆腐做好了。
榨豆腐。榨豆腐是做豆腐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一柳条编成的那种圆筛子,把筛子放在可以盛豆浆的盆子上面,然后把豆腐糊用马杓舀进筛子,再盖上用棒棒拍压,把筛子扣在案板上,把筛子揭起后,豆腐白白的成了一块,这样豆腐才算做好了。
榆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