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情与乡音(10)

(2022-12-01 10:01:13)
标签:

人类文明

精神留存

继承与传承

乡情与乡音

文化义工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一、造林的先行者

纪家河队被三面的结结实实遇春风大的头,好的小麦、青稞等夏熟作物的幼苗风沙打埋的死去活来,造成了连年减产。这种状况长期制约着本地的农牧业发展,导致人们生活贫困。

早在百年前,纪氏人们就知道,在沟畔的沙梁上栽柳,既能防风沙,又能当料。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好事,给后人们起了样板。

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黄沙

东河村总面积约为3.5万亩,其中黄沙就占去3.1万多亩。历史以来,给当地人带来最大的灾害就是农田受害,没有道路可走。

1957年,榆林县按照国家要求,向全人民发出了种植造林防风固沙的号召,东河村的全体村民也积极响应在清明前后,上派来两名青年干部直接蹲下来领导和指挥造林工作

造林是国家有偿。一开始在沙湾里开了一个动员会两位干部在会上先讲了造林的意义接着又讲了造林的技术要求和规格。苗子栽沙柳的规格是苗用斧子或铡刀铡成2.4一苗子粗细要搭配均匀。行距为6尺,株距3尺,每在一,都要用脚踩实,并数好数,将数字和名字写在子上、插好。每天都是如此。

那次造林,全上青壮年劳力50人,时间10完成任务1500亩。造林结束的那天下午,又开了一次总结会,上级认为本次造林任务完成好,数量、质量、时间均得到了要求。为了鼓励大家今后继续完成好造林任务,还评上了10位先进个人,颁发了奖品

三、造林也要大跃进

1958年,国家提出了工农业生产主要大跃进的口号,榆林县也同样唱出造林60万亩到处绿化的响亮口号。

那年,东河村规划与双山公社统筹行动。双山公社将瓦窑沟等十个山地大队造林任务分配在东河完成。外地的同志都背着被褥、住在几家河开展造林工作,那声势可大了,每道沙梁都有人在干着。那年春天的天气很恶劣。时有五六大风刮,中午大家都不回家,自带干粮,就地休息。在吃饭时,狂风四起飞沙头盖脸而来,落在饭上,牙齿咬得咯咯响,眉脸灰溜溜的,全身衣服都粘满了沙尘真不是味道。但是不管条件是怎么样艰苦,任务还是按时完成了

四、造万亩林任务完成

1984年春季乡上分配东河治沙任务1万亩,分三年完成。东河人全力以赴,将最后的沙在三年内全部栽上了沙柳。那次的任务采用集体、个人一齐上的办法

南沙的林是最后造的,从1991年到1994年,用三年时间完成。至此,东河的3万亩沙全部绿化了,是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

榆林 清水河畔 纪老先生的回忆与记忆。真情与心声,念念与祝福!静心回首,感悟变化,乡情与乡音,过来人的写照。文化义工,积累文明。是为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