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开发与治理(三十五)
(2022-11-15 09:02:31)
标签:
生态文明沙漠治理试验示范经验总结鲁向平集成 |
第四节 主要草种栽培技术(4)
草 木 樨
1、植物学特性 草木樨是草本植物,有两种常见的二年生品种,即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其根系发达,主根粗壮,根上着生很多根瘤。植株直立,茎秆光或稍有毛,茎园、中空有髓。栽培型植株高达2-3m。具三出复叶,叶缘有锯齿。总状花序,其上着生40 -80朵小花。荚果倒卵形,内含1-2粒种子。种子长园形、略扁平、棕黄色,千粒重1.9-2.0g 。两品种主要形态差异在于白花草木樨植株较高,花白色;黄色草木樨植株稍低,花黄色,旗瓣和翼瓣等长。
2、生物学特征
3、栽培技术
4、利用价值
草木樨青贮,最好收割后摊晒至凋萎,然后青贮。它可和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草木樨用于放牧可从草层生长25cm时开始,每隔30天左右放牧一次,一直到秋霜,可连续利用。草木樨幼嫩时放牧家畜,容易引起牛、羊瘤胃臌气和腹泻,因此,放牧时不宜让家畜采食过饱。草木樨能保持土壤,防止冲刷是干旱水土流失区进行植被建设的优良植物。在干旱区造林时混种草木樨,可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土壤水分损失,且提供给树苗必要的养料,使其易于成活和生长。草木樨花期长达2个月左右,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每亩草地能产蜜10kg左右。
鲁向平研究员: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与开发,情怀与奉献。
集思广益,聚精会神,精心持续搞好防风固沙、沙漠绿洲开发与建设。实用技术,智慧集成,实践经验,成效显著,感恩与祝福。是为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