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开发与治理(三十五)

(2022-11-15 09:02:31)
标签:

生态文明

沙漠治理

试验示范

经验总结

鲁向平集成

 陕北沙区治理技术措施篇25

     第五章 沙区草地的改良与建设8

第四节 主要草种栽培技术4

1、植物学特性 草木樨是草本植物,有两种常见的二年生品种,即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其根系发达,主根粗壮,根上着生很多根瘤。植株直立,茎秆光或稍有毛,茎园、中空有髓。栽培型植株高达2-3m。具三出复叶,叶缘有锯齿。总状花序,其上着生40 -80朵小花。荚果倒卵形,内含1-2粒种子。种子长园形、略扁平、棕黄色,千粒重1.9-2.0g 。两品种主要形态差异在于白花草木樨植株较高,花白色;黄色草木樨植株稍低,花黄色,旗瓣和翼瓣等长。

2、生物学特征  适应能力强,耐旱、耐寒、抗高温,在湿润或干燥气候条件下均能生长。种了发芽最低温度3-6,最适温度15-20。适宜在干旱风沙、年降水量300-500mm的地方生长。它对土壤适应性广,从重粘土到瘠薄土壤都可以适应,而以富含钙质的土壤最适宜生长,不太适应酸性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7.0—9.0。

3、栽培技术  草木樨播种前,必须精细整地,做到深耕、匀耙、镇耱,使土壤匀细紧实后下种。种子硬实率较高,播前应擦破皮或用10%酸液浸种半小时至1小时,清洗干净后播种。播种时间,春秋季节皆可播种,每亩播种量为0.75-1.5kg。可行播、条播、撒播,播后覆土2-3cm。草木樨幼苗期生长缓慢,苗期应注意中耕除草。草木樨还可以与燕麦、小麦和胡麻等作物混播,秋季可混播,春季则播于作物行间,作物收获后草木樨可以迅速长起来。草木樨刈割后再生能力较差,最好在初花或孕蕾期间刈割。这时刈割,不仅再生草产量高,而且茎杆柔软,草质好。其刈割高度一般离地面10cm左右,有利于早生快发。

4、利用价值  草木樨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可用来饲喂各种家畜,尤适于饲喂猪和牛。青饲、刈割、青贮和调制干草均可,亦可用于放牧。草木樨青饲,乳牛每日每头喂量50kg,役牛40kg,马20-25kg,羊7.5-10kg,喂羊时最好掺和少量其他干草,以免胀气。

草木樨青贮,最好收割后摊晒至凋萎,然后青贮。它可和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草木樨用于放牧可从草层生长25cm时开始,每隔30天左右放牧一次,一直到秋霜,可连续利用。草木樨幼嫩时放牧家畜,容易引起牛、羊瘤胃臌气和腹泻,因此,放牧时不宜让家畜采食过饱。草木樨能保持土壤,防止冲刷是干旱水土流失区进行植被建设的优良植物。在干旱区造林时混种草木樨,可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土壤水分损失,且提供给树苗必要的养料,使其易于成活和生长。草木樨花期长达2个月左右,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每亩草地能产蜜10kg左右。

鲁向平研究员: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与开发,情怀与奉献。

集思广益,聚精会神,精心持续搞好防风固沙、沙漠绿洲开发与建设。实用技术,智慧集成,实践经验,成效显著,感恩与祝福。是为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