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开发与治理(三十四)

(2022-11-14 15:37:32)
标签:

生态文明

沙漠治理

试验示范

经验总结

鲁向平集成

 

  陕北沙区治理技术措施篇24

     第五章 沙区草地的改良与建设7

第四节 主要草种栽培技术3

小冠花又名多质小冠花。原产于南欧和东地中海地区。美国、加拿大、亚洲和非洲北部都有栽培。1973年引入我国,现在南京、北京及山西、陕西等地栽培生长良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1、植物学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70-130cm。根系粗壮,侧根发达,横向走串可达2m以上。根系主要分布在10-40cm的土层中,深者达80cm。主根和侧根上可产生不定芽,可形成新植株和新地下茎。茎中空有棱,茎上升倾卧或匍匐生长。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由11-27片小叶组成,小叶长椭圆形或倒卵圆形。伞形花序,腋生,由8-22朵小花呈环状紧密排列于花埂顶端,似冠状。花粉红色,花期较长。荚果细长,长2-4cm,似指状排列,荚果分节,每节一粒种子。种子细长,红褐色,千粒重4.1g,每公斤种子约24万粒。

2、生物学特性:小冠花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再生力和生活力,喜温暖干燥气候,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降水量400-600cm地区种植。不耐潮湿,水淹时根部受害,植株死亡。抗寒性强,与紫花苜蓿相似,生长最适温度为20-23。在冬季温度-34-42的情况下可越冬。它对土壤要求不高,可在瘠薄土壤中生长,以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生长最好,不适宜在酸性土中生长。

3、栽培技术:小冠花既可采用种子繁殖;也可进行埋根、枝插等无性繁殖。

(1)种子繁殖  小冠花种子小,种皮坚硬不易透水,硬实率达45%以上,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种子中掺砂子擦破皮、浓硫酸浸种(将浓硫酸滴在种子上,充分搅拌,20-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温水浸泡等。其播种宜浅,可采用深种浅覆土的方式,条播、穴播、撒播均可,播种量每亩350-500g。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气候干旱的地区,可在冬季土壤封冻前播种寄籽,经自然冻融,翌年春季出苗,出苗率可达80%左右。

(2)埋根或枝插。公路两侧、库坝外坡、庭院绿化、地埂利用等可利用小冠花的地下茎或茎枝杆插繁殖。挖取地下茎及侧根,截成小段,每段3-5个不定芽,在灌足底墒水的情况下,将其埋入土中,覆土4-6cm,轻压使之与根接实,5 -10天后即可生根,成活率达80%-100%。

4、开发利用价值  小冠花营养成份含量高,粗蛋白的含量高于苜蓿,其青草或干草在营养价值或对反刍家畜的消化率方面都不低于苜蓿。用小冠花喂奶牛,每头每天喂青草19kg和干草4kg,可提高产奶量。小冠花出于根蘖发达,耐践踏,宜放牧利用。小冠花含有3-硝基丙酸,故不宜用来饲喂单胃家畜,以免产生毒害。

小冠花有串根性,发达的根系集中在0-40cm土层中形成密集的地下网络,地上草层覆盖度大,能迅速形成致密的草层。因此,能有效地固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据测定,春季播种的小冠花草地较农田能减少径流85-90%,减少土壤冲刷99.7%,二年生以上草地则完全能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小冠花多根瘤,固氮能力很强,是很好的绿肥作物。

鲁向平研究员: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与开发,情怀与奉献。

集思广益,聚精会神,精心持续搞好防风固沙、沙漠绿洲开发与建设。实用技术,智慧集成,实践经验,成效显著,感恩与祝福。是为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