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数字农业专家何东健教授
(2022-11-05 19:36:30)
标签:
师道尊严优秀楷模数字农业引领发展鲁向平鞠躬 |
何东健教授,男,陕西西乡县人,1957年8月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生物图像分析与识别、虚拟农业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1987年、1999年曾在日本九州大学和筑波大学学习和合作研究。曾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农林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化自动化学会委员、宝鸡市农业信息技术顾问等职。
主讲研究生、本科生“数字图象处理技术”,“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科技动态”等课程。主持和承担“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在农业中的应用”、“植物生长信息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研究”、“农产品品质无损测定技术研究”等部、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通过省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10项,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编出版《数字图像处理》、《实用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与WEB编程》等著作、教材8本,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果实表面缺陷的计算机视觉测定研究”、“果实表面颜色计算机视觉分级技术研究”、“用活动边界模型精确检测果实表面缺陷”、“农业自动化领域中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等论文50余篇。“2BFS-3型施水硬茬播种机”(智能控制)2000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果实表面缺陷的计算机视觉测定研究”获农业工程学报95-98优秀论文,还曾获渭南行署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优秀新产品奖、中国农机学会青年进步奖、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后稷金像奖等多项奖励。
“小麦生长信息计算机视觉的检测技术研究”跟踪国际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在国内首次研究小麦生长信息计算机视觉的检测技术,提出了小麦叶片分割方法,当茎杆与地面的夹角在大于60°时,分割正确率达93.3%;提出了叶数检测方法,并将黑洞及短枝消去法与中值滤波相结合,去除细化后图像中的噪声,使检测正确率达93.0%;研究了三维空间长度的检测算法,确定出测量误差最小的两幅视图夹角,试验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精度达98.0%以上;用Visual C++开发的小麦生长信息检测系统可用于小麦基本生长信息的检测;开发的两个图像类,集成了点处理和区处理中常用的算法,可用于其他图像处理系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