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开发与治理(十九)
(2022-11-04 16:06:17)
标签:
生态文明沙漠治理试验示范经验总结鲁向平集成 |
陕北沙区治理技术措施篇(9)
第四节
柠条,豆科,锦鸡儿属。落叶灌木,高可达2.5米,枝幼时具刺,老时脱落,叶为羽状复叶。花生于叶腋,黄色。荚果披针形,革质。其在陕北、晋西北、内蒙古的伊盟和昭盟、宁夏、甘肃普遍栽培,实践证明,效益良好,有望进一步发展。
柠条在幼苗阶段生长较慢,2-3年后,生长加快,平茬以后,当年高可达1米以上。其萌蘖性强、枝条稠密,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具有重要的作用。拧条根系发达,根系具有根瘤,既能保土,又能固氮,是理想的保土经济植物。其不但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生长良好,而且在地下水位低,水分条件较差的沙地,梁峁坡顶部均能生长,表现出了很强的抗逆能力。正是柠条具有了上述特征,加之耐寒,不怕沙压和风蚀,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1.防风固沙保土、拦泥蓄水。在风沙区的流动沙地种植柠条,可使流沙固定,进而促进改良土壤。若将柠条配置成林带,其防风固沙作用更为显著,风沙受到林草的阻截、堆积在林带上或林带背风一侧,可形成天然地埂,埂高可达3米。另外,柠条具有良好的拦泥蓄水作用,据有关资料,柠条林带的径流比空地减少59.6% ,泥沙比空地减少30.2%。
2.放牧及其它。在荒坡上种植柠条后,能使流沙固定,林内立地条件改善,有利于草本植物的发育,改良荒坡草场,提高产草量和载畜量。柠条自身的枝叶、花、荚为牲畜四季喜吃,特别在冬春缺草和阴雨低草沾泥时,为牲畜的好饲料。同时,以表现出了明显的耐牧性。柠条皮内含有油质,干湿可烧,且火力旺盛,为很好的燃料。另外,柠条枝条顺直坚韧,是较好的编制箩筐等的原料。柠条的叶、皮含有氮素,可沤制绿肥。
栽培方法:柠条一般用直播造林。育苗造林多用于防风固沙,柠条适应性强,对造林技术要求不严,在沙地一般不要整地,多采用闯茬播种。对于质地紧密、粘重的土壤则要带状水平阶、水平沟或是套二犁整地。在黄土丘陵区,多采用小穴整地,有助于出苗和幼苗的生长,但幼苗出土阶段要防止泥土埋没。播种期自清明至立秋都可进行,但以雨季抢墒播种为好。因为雨季气温高、湿度大,出苗早而整齐。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点播;条播适宜于大面积平坦地造林;撒播、 点播适宜于小块破碎地的陡坡地造林。
抚育管理:平茬是柠条管理的主要措施。平茬可以促进萌蘖,并直接获得薪炭材。平茬周期可根据最大效益来确定。幼龄林6-7年可平茬一次,老龄林4-5年可平茬一次。此外,由于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的不同,平茬的周期也应有所不同。以放牧和薪炭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一般6-8年平茬一次。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地,平茬周期可延长。平茬时间最好在冬末初解冻前进行。平茬高度以紧贴地面为宜,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生长。
鲁向平研究员: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与开发,情怀与奉献。
集思广益,聚精会神,精心持续搞好防风固沙、沙漠绿洲开发与建设。实用技术,智慧集成,实践经验,成效显著,感恩与祝福。是为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