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生一得献给党(272)

(2022-10-06 11:17:15)
标签:

党的二十大

建言献策

现代农业

节水技术

鲁向平咨询

旱作节水理论与技术研究发展趋势

旱作节水农业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主要为:新型保墒耕作技术和覆盖保墒技术,土壤水库充蓄增容技术;少(免)耕结合覆盖机械化耕作技术,注重开发利用植物和淀粉类物质合成生物类的高吸水保水材料,高效、低成本、绿色环保无污染的集雨材料,可移动窖体系列产品;利用雨水或分散的零星水源的标准化、系列化和自动化行走式节水机具。在技术的应用上,更加注重水环境的协调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旱区土地人口承载量远超出FAO公布的世界平均水平且呈不断上升趋势的困境,以发展降水高效利用为主的旱地精细耕作节水技术,在我国现代旱地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不同干旱缺水地区开展科学研究,以肥调水,秸秆还田,非耕地集雨径流和农田微生境集流技术及其集水节水灌溉技术,保水剂-蒸腾抑制剂-生物覆盖,机械化蓄水保墒技术及设备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及设备,现代高分子集雨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以及智能决策系统、工程设计软件等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但目前在旱作节水农业理论和降水生产潜力、旱区农艺节水理论及水分调控技术,雨水聚集工程新形式与不同区域雨水高效利用技术模式,旱区水肥交互效应和以肥调水的土壤培肥技术,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及旱作机械化蓄水保墒关键设备研究,旱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关键装备,旱作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急待加强。

大思路,大平台;大框架,大团队;聚焦纲要,探索核心;科技引领,创新创业;开放竞争,比学赶超;万千积累,步步为营。祝福专家,致礼成就。聆听与学习。探索与集成。是为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