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生一得献给党(88)

(2022-07-26 09:49:50)
标签:

党的二十大

建言献策

农技推广

经验总结

鲁向平献礼

国家应高度重视区域性农业综合实验区的建设

  举办区域性农业综合实验区(基地),即应用综合农业区划的研究成果,有重点的选择数个有代表性的类型区下设实验区(基地),在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基础上,制定总体实施方案,纳入国家、省(部)级科研攻关计划,委托国家或省(部)级直属的较高层次的科研部门组织多学科、多部门进行攻关,为该类型区农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成套经验和示范样板。如中国科学院在黄土高原设立的十一个试验区,陕西省在“六五”期间布设的八大实验基地,就属这种形式。现在我们在米脂实施的科技支撑计划明显的发挥了永久性综合实验区的优越性,带来了较好的效果和效益。
  开办这种试验区(基地)的意义在于:
  第一,把科技人员开进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学术场所无休止的论战,变为实体模式建立的水平较量,深化了研究内容,每个试区各有千秋,殊途同归,把科学成果直接与经济建设结合了起来。
  第二,把多学科组合了起来,实现了综合研究、协同攻关,克服了所谓的“单出头”、“夫妻店”式的重复、分散研究的弊病,通过多相联合,变成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科研力。
  其基本特点是:
  1、各个试验区(基地)均有明确的科研攻关任务与具体目标,有完善的开题论证,检查验收,成果鉴定的程序与制度,保证了出成果、出人才的实现。
  2、各试验区(基地)都相继建立起了内容、规模不等的规范化永久性的实验示范场所,如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米脂试验区,就先后建成了泉农沟综合治理试验区、高原沟树木观察园、远志山果树示范园、党家沟良种繁育中心、陈家坡山地试验场、孙家沟治理效益对比试验基地等,其既是科学实验的场所,又是成果推广的示范样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这是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最为关注、最受欢迎的项目。
  3、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攻关队伍。总结和综合近年来兴办区域性综合实验区(基地)的经验教训,可以概括出下列几条,值得借鉴。
   ——选好试验区(基地)的地址是前提。选址的基本原则是: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具有最大的代表性;农民群众有较强的科技兴农愿望和需求,并有一个有威望的村级领导班子;当地党政领导满腔热情地支持和鼓励并主动协助解决科技人员生活、科研条件等诸方面的实质性问题。交通条件比较便利。
   ——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高效可行的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制定应注意下列各点:一是规划设计的项目必须与当时、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相融合,切莫把那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研究项目塞进总体方案并企图付诸实施。二要时刻注意时代线与里程碑的建立与调整,使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项目既做到超前试验,又做到不重复、不落伍,具有特色。三要注意各学科的协调配套与进展时序。
  ——组织起一支学科齐全、配套合理、勇于奉献的科技队伍。其对科技队伍的人员素质要求是:
   1、要有1~2位德高望重,又具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家领班。其既是科研攻关的学术带头人,又是多学科、多部门多重关系协调的组织者。
  2、要对科研攻关和推广项目有满腔热情,并具有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勇气和精神。农村实验区(基地)一般社会化程度较低,条件比较艰苦,许多具体的日常事务要由科技人员独立解决,这就要求科技人员必须不畏艰苦,任劳任怨,长期坚持,顽强拼搏,做出贡献。
  3、主动协作与无私奉献精神。当科技人员投身到综合试验区(基地)工作之后,就已置身于一个并肩奋斗的集体攻关行列,必须要具备无私奉献精神,甘当配角、甘当人梯,密切配合、相互关照,没有一批这样的科技攻关队伍,任何综合性协作项目终将难以完成。
   ——攻关促进推广,推广促进攻关,攻推结合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式。实验区工作虽然以科研攻关为中心任务、但抓好相应的推广工作也有利于科研工作的深入。这们既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合作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增强科研人员的自信心。
   ——逐步办好一批永久性的科技示范基地。在实验区建设中,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是进一步取得科研成果的源泉,也是推广科研成果的窗口,应该努力办好。
   ——时刻不忘培训农民,让科技成果扎根于农村,应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是发展农业、建设农业、开发农业的根本力量,通过科技的推广普及使农村逐步具有形成生态经济自我良性循环的能力。
   ——政技密切配合是保证。随着试验区研究推广任务的深入,一结民事纠纷、班子调整、后勤服务等一系列矛盾相继出现,县乡领导的支持和配合愈来愈显得重要。甚至一些多年从事试验区工作的老专家,也从内心深处喊出了领导加技术等于生产力的呼声。在这方面较为成功的经验就是由组织实验区实施工作的科技人员兼任当地乡(镇)或县(区)的党政副职,这们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政技结合也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模式。
  另外,应该通过党政领导,调动各部门、各行业主动支援农业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保障地方和有关生业在支农方面必要的经济效益也是合理的。但是万莫在支农、建农的过程中,牟取过高的经济效益,更不应坑农、害农。农民对各行各业的支援是尽了一定的政治义务的,各行各业对农业尽一点政治义务也是责无旁贷的,决不能因经济效益低削弱对农业的支援。
  现在看来,举办试验区(基地)的科技兴农方式,研究深入,推广扎实,国家应给予长期性资助,使其成为宏观决策科学依据的主要来源和科技推广的示范样板。并为将来大范围的实施科技兴农计划积累经验,提供基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