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典型案例: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考察报告

(2022-06-20 16:00:05)
标签:

农技推广

试验示范

榆林马铃薯

督导活动

考察纪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考察报告 


现场考察时间:2019921日下午

现场考察地点:榆林市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

座谈交流时间:2019922日上午

座谈交流地点:榆林市世纪精华酒店会议室 

参加考察和座谈人员

李虎林  榆林市农科院副院长,农业推广研究员

方玉川  榆林市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

   榆林市农技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苗志栓  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经理,高级农艺师康  榆林市丰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

张永峰  榆林市庄稼汉农资有限公司经理

康克昌  榆阳区锦富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柏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副教授

张小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 

921日下午,督导专家在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现场考察了近年来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和榆林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研究所在榆林开展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推广和应用情况,现场查看了脱毒种薯的生产技术和贮藏技术环节。在公司商品薯种植基地查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和榆林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研究所近年来引进筛选和推广的马铃薯商用新品种。

在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督导专家现场查看了马铃薯试验示范站实验室建设和学习生活设施等条件,在田间查看了引进示范的马铃薯新品种,马铃薯种质资源圃,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示范田,马铃薯新品系展示等。

922日上午座谈会上,刘柏林副教授重点介绍了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自201311月成立以来,在陕西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厅、榆林市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中国马铃薯产业,重点围绕陕西马铃薯产业发展需求,在马铃薯品种选育与技术示范推广,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科技扶贫等方面工作情况。

在科学研究方面,第一是进行马铃薯常规和分子遗传育种研究,系统开展了资源的收集、筛选,近年来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超过300余份。经过几年的选择,筛选出了以陇薯7号,陇薯10号,青薯9号,希森6号,阿克瑞亚等适应性,品质较好,适宜在陕北地区种植的主推品种。近两年每年选配50个以上杂交组合,每年种植杂交后代实生苗单株35万株,目前已在申请登记三个新品种。第二是开展马铃薯病虫害防控研究,进行了连续多年的品种抗性比较试验和药剂筛选试验,形成了有效的病害防控处理方案。第三是开展马铃薯分子育种基础研究,近几年已在马铃薯块茎发育,马铃薯抗旱和抗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发表国际SCI期刊收录研究论文有16篇。第四是依托试验站,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农业部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陕西省农业厅,杨凌示范区,榆林市政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科研项目30多项。

在示范推广方面,依托试验站平台和产业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应用脱毒种薯,大垄机械化栽培技术,滴灌喷灌为主的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等。与榆林农科院合作,每年在试验站内建立100亩优良品种加脱毒种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田进行示范和宣传。在区县推广种植青薯、陇薯、冀张薯等引进筛选新品种5万多亩。每年指导种植户、企业标准化种植种薯和商品薯种植超过10万亩。

在人才培养方面,依托试验站有5位副高以上青年教师参加科研项目,有30名研究生依托试验站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以马铃薯试验站为平台,举办各类科技培训10 余次,培训各级各类人才1200人次以上。

在产业扶贫方面,积极参加了科技部科技支宁东西协作活动,陕西省科技厅产业扶贫团和学校的定点扶贫任务,为贫困地区引进优良马铃薯新品种2个,开展技术指导10余次。 

在座谈交流会上,榆林农科院副院长李虎林认为,陕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重要作用,国家和陕西省对榆林马铃薯产业在政策上十分重视,在榆林农科院设置了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岗位,陕西省马铃薯产业首席科学家岗位,让大家认识到马铃薯产业对榆林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从2012年开始,榆林马铃薯产业发展已进入提升阶段,实施了品牌打造,科学管理的发展思路。学校与榆林市合作共建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在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已取得成效,对校院进一步合作起了一个好头。相继建立了玉米和小杂粮试验示范站。通过几年的发展,一是希望依托试验站,设立马铃薯研究专项经费,二是希望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更多地引进到榆林。

在座谈交流会上,榆林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副站长方玉川认为,自建站以来,榆林农业局农科院期望依托试验站平台,选育出能够选育出能够替代陕北主推品种紫花白的一些新品种来,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陈勤在陕北引进彩色马铃薯品种并不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自2018年试验站负责人调整以后,试验站的管理运行良好,希望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一步深入合作,建立高校、农科院和企业的联合育种,推广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座谈交流会上,榆林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辉认为,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的建立对开展马铃薯研究、示范和推广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在榆林80%的马铃薯种植在旱地,希望将抗旱育种作为研究目标。马铃薯轮作倒茬困难,希望在轮作倒茬模式方面考虑做一些研究。另外,近年来马铃薯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疮痂病已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希望马铃薯试验示范站在将来的工作中能进一步丰富功能。

在座谈交流会上,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经理苗志栓认为,榆林是优质马铃薯商品薯的种植基地,市场对榆林商品薯的评价较高。依托马铃薯试验站和榆林农科院的技术指导,近几年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组培苗扩繁,脱毒种薯和原种生产流程。企业在品种推广上已经具备一定的优势,但缺乏品种资源和技术,希望与试验示范站和榆林农科院进一步加强合作,将研究成果交由企业进行转化,实现优势互补。

在座谈交流会上,榆林市丰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康庄认为,目前生产上对种薯用哪一代以及种薯可以使用几代的问题缺乏科学的指导,上产上对是否有必要施用低肥,以及肥料的使用量也缺乏科学的指导,希望在马铃薯生产上有一些配套推广技术。榆阳区锦富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康克昌认为,目前马铃薯上产上缺乏准确的水肥用量数据和投入产出数据,种植户对如何投资低,见效快希望得到一些科学的指导。榆林市庄稼汉农资有限公司经理张永峰认为,目前上产上对商品薯种植没有统一的标准,采用大水大肥大药,担忧未来产生土地贫乏,药害残留等。希望依托试验站,对生产上的这些问题有一些科学指导。

专家组认为,在马铃薯试验站的功能定位上,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深层次了解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地方研究院所的合作,开展资源和技术的交流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在试验站发展目标上,总结这几年来的经验,学习其他试验站的管理运行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加快马铃薯育种进程,在当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性研究。

谢谢刘柏林老师对本次督导活动安排的理解与精心准备。是为记。

督导专家:杨景昆 石民友 鲁向平 王成社 范崇辉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