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方言及土语辞典》
(2010-03-19 15:26:32)不够捻儿(“捻”发儿音,是线绳、纸绳、线的端头用手指搓转成的细细的东西。):指不够长度了只差很小很短的一块。
掰扯(“扯”发轻音):争辩是非。
 
 
穿小鞋:难为你、压制你、找你麻烦。
刺拉一声(“刺”发一声音):指一种小、短的声音。
刺拉火(“刺”发一声音):指人说话办事能力差、素质低、不上当次。
戳高梁杆子:指有活不干,洗欢呆着、唠嗑、不爱劳动。
差劲(“差”发cha四声音):指道德品质不怎么好,能力差。
鑔嗒(“嗒”发轻音):指说话态度不好,指责、挑剔、责怪你。
菜巴桔(“桔”发一声音):说话办事起到了反作用或让人反感,人称其菜巴桔。
成天的(“天”发儿音):天天的、经常的。
出门儿了(“门”发儿音):出差、外出。
出门子(“子”发轻音):指女孩出嫁、结婚。
草劫了(“劫”发轻音,“了”le音):指受到刺激、打击、惊吓后精神不振,像草一样蔫了或完蛋了。
成本大套:从简单到复杂的活都能干好,全面手。
Chua嘎拉(“chua”发二声音,“拉”发轻音):用羊腿关节骨头若干块,用手在地上做的儿童游戏。
Chua子(“chua”发二声音,“子”发儿音):用小石头子若干块,用手在地上做的儿童游戏。
痴模糊(“模”发轻音,“糊”发一声音):眼屎。
吃咂(“咂”发za一声儿音):指婴儿用嘴嘬吃母亲乳房里的奶水。也称吃奶。
车脚钱:运费。
车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厂开的(“开”发儿音):随便的,没顾忌。
掺呼:把多样的东西混在一起,放在一块。也指人参与他事。
岔劈了(“岔”发三声音):出差错了,不对了,误会了。
踩着别人上去的:利用、陷害别人,抬高自己。
吃不了,兜着走:对事情的后果负责任。
吃屎的货:指人没能耐,没能力。
吵吵巴火(喊):连说带笔划的大声的嚷嚷。
吵吵(第二个“吵”发轻音):声音不太大的乱说话。
搋泥巴浆(“搋”发chuai二声音):雨后道路泥泞不好走。
吃独食的(“食”发儿音):贪婪、自私、自己合适,不顾他人。
冲了(“了”发le轻音):把存在的那个,或者将要存在的那个,通过办法后不存在了。
冲(“冲”发第四声音):应当应份的心态,气势汹汹,蛮横。
抽抽巴囊:不平整,全是褶子。
臭油子:沥清。
臭棋篓子:棋艺不高。
吹灯拔蜡:事情没办完就散伙了半途而废,到此结束。
瞅不冷子(“子”发轻音):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做出的语言、动作、行动。也说冷不丁。
出门子(“子”发轻音):姑娘出嫁。
吹胡子瞪眼睛:瞪大眼睛,大声的说话,发脾气,耍威风。表情的一种反应。
刺痒或刺挠(“挠”发轻音):痒痒。皮肤的一种反应。
蹿稀:(“蹿”发一声音):腹泻,拉稀。
草介了(“了”发le轻音):蔫了、完蛋了、要死了。也说草眯了。
抽条了(“了”发le轻音):小了,不如原来好了。
撮和(“和”发轻音):往一块介绍、说说。
抽风憋的:辱骂别人,是一种难受、难看的行动状态。
吃(“吃”发儿音):小零食。
矬地炮:形容身材矮小的人。(不敬语)
搋(“搋”发二声音):路上有水,泥泞,不好走。
瞅着点(“点”发儿音):看着点。
刺嗒(“刺”发一声音,“嗒”发轻音):用不好的态度指责、挖苦、训斥人。
抻拉了(“拉”“了”发轻音):受伤处又受到了伤害。
彩货(“彩”发儿音):没能力,什么事也干不好。
出故(“出”发二声音,“故”发轻音):教唆、指使、鼓动别人去做。
怵头:没勇气、没胆量去做。
差意(“差”发cha一声音,“意”发轻音):和原来不一样了,没原来严重了,比原来好点了。
吃耐人:脏乱的环境或不适的语言,让人不舒服,烦。
刺喽刺喽的(“刺”“喽”发一声音):一种快的动作或声音。
吃香:有人缘,吃得开,被重用,看好。
丑八怪:长相很难看。
出血:付出代价。
呲牙咧嘴(“呲”发一声音,“咧”发三声音):形容表情、态度、情绪不好。也形容艰难程度。
凑合:能在一起忍耐,能联合在一起,基本合适。
车咧(“咧”发轻音):变大了,松了。如:衣领车咧了。也指在一起交往。
吃软饭的:依靠别人养活着的人。多指男人。(辱语)
呲鼻子上脸:得寸进尺,不满足。
撺蹬(“蹬”发轻音):怂恿、劝诱、鼓动别人去做,自己不去。
串门子(“串”发四声音,“子”发轻音):也叫串门儿,到别人家里去。
撤嘴巴子(“撤”发che四声音,“巴”发四声音,“子”发轻音):用手打脸。
吃不上(住)劲儿(“劲”发儿音):用不上力量。
出菜:出力,出成绩。
寸劲儿(“劲”发儿音):没准备,巧遇。
寸:凑巧,正好,无意中相遇。
歘歘(第二个“歘”发轻音):被人动后则乱七八糟,又脏又乱,不整齐,剩货。如:那盘菜让他们歘歘够了。(吃过剩下的)
仓:奸诈、诡诈、狡猾。
吹:说话夸张,与事实不符。
吹了(“了”发轻音):关系不行了,互相不来往了。
出洋相(“相”发四声音):做怪样。
逞能(“能”发儿音):没能耐,还炫耀,充当有能耐。
呲喽呲喽(“呲”发一声音,“喽”发轻音):把东西放在不太强的太阳光下凉晒,达到干的目的。
喳咕(“咕”发轻音):低声说话,快而乱。
扯蛋或扯臊:别人所做对己不利,对别人的一种辱语。
搓么(“搓”发二声音、“么”发轻音):不注意保护弄坏了、破了的过程。也用于纠缠、扰乱别人。
臭呗(“呗”发轻音):说别人的坏话,贬低别人。
臭显:不自量的显示自己。
朝天锥(“朝”发chao二声音):一种女孩发型。在头顶上扎一撮头发直冲向上。
唱呀儿吆:别人有难不帮助,看别人的笑话、热闹。或光说好听的话,不出工、不出力。
吃累人:给别人添麻烦,添负担。
呲喽着(“着”发zhao轻音):着凉的意思。
呲喽着(“着”发zhe 轻音):凉晒的意思。
戳住:立住。
戳起来:靠在一个地方立起来。
撮子(“子”发轻音):装垃圾的容器。
吃里扒外(“扒”发pa二声音):不维护自己人的利益,反而向着外人。
吃枪药了:形容说话态度恶劣,没好气。
菜巴接似的(“巴”发轻音):形容人下贱,接别人的话茬说话,给他人捧场。
炊厨(“厨”发轻音):刷锅用的工具。用高梁头去掉作物籽制成。
长虫小舅子(“长”发chang二声音,“虫”“子”发轻音):壁虎尾巴。也称蝎了(le)虎子尾巴。
刺儿(“刺”发儿音):扎进皮肤里的小物、东西。
藏猫猫(“藏”发cang二声音。一“猫”发儿音,二“猫”发轻音):捉迷藏。传统儿童游戏。
充大尾巴狼(“尾”发yi三声音):充当有能耐、有实力。其实什么都没有。(辱语)
串花了(“串”发四声音,“了”发le轻音):混在一起了,难以辨别。也形容不纯了。
擦黑儿时(“黑”发儿音):太阳落山,天刚刚要黑。
吹灯了(“了”发le轻音):死了、完了、散了。
餷粥:熬粥、煮粥。
粗鼓轮墩:多形容人身材矮小、粗胖。
吃凉不管酸儿(“酸”发儿音):只顾自己,不管其他的事,不愿帮忙。
抻心:对别人的言行产生反感、不满。认为在所指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