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益博弈,呼唤钢期货

(2009-07-06 14:08:56)
标签:

财经

经济

钢材

期货

钢铁行业

中国

1993年中国首次推出钢材期货,之后不久便因投机过度、期货市场监管不力而被国家取缔,间隔16年,中国再次推出钢材期货。此次推出钢材期货可谓应时而生,而本应具有定价和避险作用的钢期货再出发又会产生什么样的预期效应?

钢产业链上的利益博弈呼唤钢期货
    先说产业链上游的钢材生产企业。
  中国现行的钢材定价机制是钢企主导定价,因此,很多大型钢企对待钢期货的心态非常矛盾:一方面觉得钢期货是贸易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怕钢期货剥夺自身对钢材的定价权、消减自身的垄断利润。作为这种定价机制的利益受益者钢企,起初是坚决抵制钢期货上市的。中国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在2006年的时候就曾明确表示过:“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所有企业强烈反对钢材期货上市。”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钢材同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钢企的定价权有所减弱,中国钢材价格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钢材价格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钢材产量已经占到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中国在国际钢材市场上却并不具备强势的影响力。以铁矿石为例,钢企在炼钢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高品质的铁矿石,但由于国内开发成本高,所以必须大量从国外进口。2005年,在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供矿方要求涨价71.5%,宝钢却也只能被迫接受。中国在国际钢材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和国际定价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促使钢企转变态度接受钢期货。
  突然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更是让国内钢材价格上演了疯狂过山车的戏码,以螺纹钢价格为例,在去年5月曾攀上5665元/吨的高位,转眼到11月则跌至3481元/吨。由于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钢企面对剧烈的价格波动只能采取限产、停产等被动措施。据有关数据,2008年中国钢铁行业的亏损额超过480亿元,这也是钢企为钢期货让路的直接原因。
  再谈产业链中游的钢材贸易企业。
  当钢企处于传统定价机制的主导位置时,钢产业链中游的钢贸和钢产业链下游的用钢企业基本没有定价权。根据经济学理论,越靠近上游生产资料需求价格弹性(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而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越弱,越靠近下游消费品市场需求价格弹性越强。家电企业不会因为钢材涨价而不买钢材,消费者却会因为家电涨价而不买家电。正因为这个,钢企对钢材的定价很容易偏离价值。这种利益分配的不平等使得很多钢贸在2008年上半年钢材价格一直上涨的状态下也并不赚钱,因为钢企定价的上涨速度比市场价格的上涨速度还要快,这种价格的“倒挂”,大大损伤了钢贸的利益。此外,更让钢贸吃足苦头的就是与钢企签订协议时关于保证金的规定:“缴纳相当于年代理量20%的保证金,如果每月未能如约订货则罚没保证金。”因此,钢贸对钢期货上市态度积极,因为钢期货是钢贸和钢企博弈钢价的一个重要砝码。
  另一方面,面对利益分配的不公平钢贸却还备受指责,认为其是钢材市场发展陷入不良循环的推手。因为钢贸面对钢企时是需求者,面对用钢企业又是供给者。钢价预期上涨时,其增加库存放大了市场需求;钢价预期下降时,其低价抛售放大了市场萎缩。钢期货上市之后,这种指责就会减少,期货市场本身就允许一定的投机成分存在,钢期货不仅为钢贸提供避险工具,更可以为钢贸提供新的获利机会。目前中国钢贸大概有20万家,贸易商群体将成为钢材期货市场的中坚力量。
  钢企定价偏离价值的危害也会转嫁给下游用钢企业,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以低成本战略打市场的家电企业,而房地产企业也会通过提高房价来化解钢价上涨的压力,最终将影响整个钢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钢铁行业本身存在问题呼唤钢期货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钢铁行业出口减少、消费低迷,加上行业本身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使得中国钢企进入微利生存的时代,如果价格再跌就可能亏损;另一方面,低集中度竞争又使得钢价大幅波动成为可能,这些都迫切需要钢期货发挥定价和避险的作用。
  出口减少。预计今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将下降80%。一方面是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经济衰退、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就是很多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客观上达成了人民币升值的效果。根据有关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利润率将下降10%-60%。
  消费低迷。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钢材的主要行业如房地产、汽车、造船等都受到了较大的打击。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今年中国1-2月房地产投资是2398.15亿元,同比增长1%,其中住宅投资为1682.35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分别比2008年同期下降31.9%和30.1%,而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消费钢材的比重高达60%左右,缺乏下游用钢关键行业的拉动,钢铁行业率先复苏很困难。
  产能过剩。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13日,钢材社会总库存达到1131万吨,其中建筑钢材达到597万吨,板带材达到534万吨。据有关资料,如果按实际有效需求计算,中国钢铁产能过剩29%。
  低集中度竞争。中国钢铁行业的低集中度竞争是钢价波动的重要原因。一国钢铁行业集中度的重要指标是CR4(前四大钢铁公司产量占全待业产量的比例),目前中国的CR10不足50%,而国际主要钢铁生产国CR4高达60%以上。目前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有1000余家,行业竞争更接近完全竞争,所以国内钢材价格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性。

对预期结果要谨慎地乐观
    乐观者认为:中国推出钢期货有望争夺国际市场钢材的定价权。事实上中国推出的钢期货仅仅针对的是螺纹钢及线材。有分析预计钢期货的交易量不足总产量的1%,对钢铁价格影响较小,因此钢期货的价格不会给现货价格带来很大影响。
  中国很多钢企,尤其是大型钢企多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限制很多,最起码的会记难题就难坏国企的高管。因此短期内钢企不会是钢材期货交易的主力。
  大部分钢贸对钢期货持积极态度,但钢期货也会使其内部分流。一部分钢贸会因风险控制不当倒闭出局;另一部分钢贸因为有稳定的客户源,未来发展更倾向于靠服务挣钱而不是靠买卖差价,因此钢期货对这部分钢贸没有什么吸引力。
  此次中国钢期货的再出发承载了很多责任,然而一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成熟运行息息相关。在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中具有强烈的地方政府主导色彩,中国钢铁现货市场距离成熟市场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期货市场的运转也没有配套的成熟完善的金融体系作基础,在这种条件下推出钢期货,可能会加重钢材市场的投机,很多国外的贸易公司都是通过国内期货公司在中国从事期货交易,这点不能不注意。

作者:石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