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1200亿补贴 不如放开粮价
(2009-07-06 14:06:03)
标签:
经济农业补贴粮价农资粮食价格中国财经 |
农业补贴:“黄箱政策”还能走多远?
据资料显示,美国农民每人每年大约可得到4万美元的政府财政补贴,日本的补贴更高,农民每养一头奶牛,每年可得到大约9000美元的补贴。
自2004年政府取消农业税以后,政府对农业的各种直接补贴接连产生。从最初的粮食直补到后来的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补贴、综合补贴,补贴种类增加到十几种。而这6年间,补贴的金额也从2004年的11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200亿元,增长了10倍之多。
国家对农民的巨额直接补贴的确对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农民种粮收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农业补贴成倍增加的背后隐忧也在产生。政府对农业直接补贴在农业政策里被称为“黄箱补贴”。因为“黄箱补贴”是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所以极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
WTO《农业协定》规定,中国“黄箱补贴”的限额为以1999年为基期的农产品总产值的8.5%,允许的“黄箱”补贴规模约为1740亿元。农业补贴中国还有约540亿元的增长空间,以中国农业补贴的增长速度,“黄箱政策”见顶之日不会太远了。
在国际上,取消“黄箱政策”的呼声从未停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对“黄箱补贴”进行消减。WTO协议中也规定,“黄箱政策”各国应当消减。
而从国际贸易上来看,由于“黄箱补贴”对贸易产生扭曲,高额的“黄箱补贴”很容易将农产品出口推到贸易争端的风口浪尖。
高额增长的“黄箱补贴”似乎并非中国最好的选择。
农业补贴:农民增收几何?
农业补贴:不如放开粮价
以泰国大米价格为例,2007年底,泰国大米曼谷FOB(船上交货)价格为每吨350美元左右,到了2008年4月份,价格就直线上升到1000美元/吨,几个月时间飙升了186%。从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国际大米价格高出国内4倍,小麦价格比国内高出250元-500元/吨。
若放开粮价,假设小麦价格上涨0.1元/斤,小麦亩产1000斤,农民每亩增收100元。而如果国内粮价与国际接轨,农民增收将更多。
相对于国内外的粮价差距带来的损失而言,每亩不到100元的农业补贴显得微不足道。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价格紧随市场的变化而上涨,粮食同样作为商品,价格也理应随行就市。
长期将粮食价格压低在较低的水平,不仅极大损害农民的利益。而且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粮食价格低,种粮收入下降降低了农民对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少农民将农业作为副业,而将出外打工作为主业,最终良田荒芜。而荒芜的良田却仍可以拿到政府的补贴,这与农业补贴事与愿违。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表示,只有把粮食价格放开,才是对农民最大的补贴,才能最终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现在是政府把价格控制了,在控制价格基础上谈补贴,有些矛盾。
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下降和大量的抛荒,无疑将使粮食减产,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
因此,即便从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角度看,给农业补贴也不如放开粮价。
作者:王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