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聚氰胺:助推改革的“化学反应”

(2009-07-03 13:08:48)
标签:

三聚氰胺

三鹿

化学催化剂

问责官员

奶制品

中国

财经

2008年,由三聚氰胺引发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变革中强有力的化学催化剂。

三聚氰胺叫停中国名牌
    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废止食品免检制度。同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通知,废止《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9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又做出“今后将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的决定。三聚氰胺为实行8年之久的免检制度画上了句号。
    “三聚氰胺”事件的出现让政府真正意识到国家公信力的价值,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政府失信所带来的高额风险。

三聚氰胺促使问责思变
    9月17日,“三聚氰胺”的事发地石家庄市的市长冀纯堂辞去职务。5天后,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同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辞职获批。
    由此,一场空前的问责风暴席卷中国大地。
    10月,全国性的土地违反清查行动拉开序幕,清查问责的对象直指地方政府一把手,并且延伸到了省部级官员,直击曾经土地违法行为治理中的软肋。但是,目前的问责,仍缺乏制度性威慑。问责制度应该是一套完整的责任体系,公众追究各级政府责任,各级政府逐级追究各级官员责任,确保责任体系中不存在缺失环节。三聚氰胺事件创造的契机正在引导行政问责走上正轨。“出事百姓丢命,问责官员丢官”的双输局面,使官民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三聚氰胺让企业痛定思痛
    9月17日,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及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丑闻被全面揭开,中国制造的信誉被摧毁殆尽。近年来,一直被遮遮掩掩的食品安全问题最终形成一个不可收拾的局面。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上百亿品牌价值的灰飞烟灭,使中国的众多企业家意识到了企业道德的价值。
    利润就是责任,利润来自责任;一个企业承担责任的能力,决定其获得利润的能力。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是基于伟大的产品或服务以及负责任、健康、持续的品牌形象,任何急功近利、哗众取宠,都将是对品牌的致命伤害。
    在过去几年里,一两个以速度为骄傲的企业带领中国乳业向前冲,在醉心于规模产能的疯狂扩张中,中国奶业逐渐失去理智。
    以奶制品行业龙头之一的蒙牛为例,其2007年销售额高达220亿元,但利润却仅有10亿元,远远低于食品加工业的平均利润率。于是,恶性的行业竞争似乎成了必然的趋势。
    但同时道德短板的出现也让企业在经历了飞速发展之后经历了沉痛的代价。三鹿事件之后,奶制品行业增派的驻管人员与大量价值不菲的检测设备这些无形中增加的成本,降低的恰恰是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道德缺失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事情,其最终损害的是企业自身的利益。
    当一个行业陷入整体性危机,无论是市场信任度,还是自身诚信都降至冰点之时,必会有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生。而拯救他们的唯一力量,就是自己。

作者:任轶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