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中心推荐
为人父母应该懂得如何反思
文:培洪妈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唉,我得好好反思反思了;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可没过多久却又听到,“我家孩子就这性格,不管我怎么做,怎么说,还是老样子……”听了这样的话,不知家长是否想过:孩子出现问题,为何会出这样的问题?是自己的教育方式错了?自己语言方式表达不恰当?还是自己压根就没有反思,总认为都是孩子本身的错误,跟自己毫毛关系。再或者是反思了,却只是反思在事情的表面,并没有真正深入的分析事情的原因?为人父母都必须要学会反思,做到三思而后行。这样才会和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我是一个经常反思,并能把反思的问题落实到位的妈妈。这一点来说应该是还不错滴!呵呵,自己表扬自己一下啊!
每个人都需要适当的赞赏及表扬,这样才会更有积极性去迎接挑战。这一点你们做到了吗?想想我们平时被人赞赏后的心态,就会知道孩子们有多么渴望得到我们的激励及表扬。
当我还没有真正接触家庭教育知识前,其实也是一个容易生气上火的妈妈,稍有不合自己的意思,就要唠叨几句。庆幸的是我走进了家庭教育知识的海洋,并真正用心去吸收里面的精华。一边对照生活中的自己,一边对照书中的理性智慧妈妈的形象,不断反思完善自己。你们一定会问,那你是如何做到的?
刚开始时,看到书中那么多新的理念,从内心深处喜欢这样的方式方法。也迫切希望自己能做到,可往往遇到生活中儿子的调皮不听话时,藏在自己骨子里的那种传统观念一下子就代替了书中的完美理念,一转眼就又变回了以往爱发火的妈妈了。当意识到时,火已经发完了,剩下的就只有后悔加心痛了。等你冷静下来后,却发觉小小的事,并不值得发火。想想这是为何?是自己的期望值太高?自己的意念强加给儿子?只考虑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没有站在儿子的角度想问题,没有考虑儿子的感受?这样慢慢开始自己反思后,把自己哪里没做好的地方,用一个小本子记录下来,时刻提醒自己,每天睡觉时,都刻意去回顾一下今天哪些地方做错了?哪些话说过头了?哪些话说得比较好?统统记录下来,每天坚持,再过半个月回头看下你记录的一条条话语,会发现往好方向的趋势可是相当明显。这一方法,我曾经有介绍给好几位朋友,不知她们有没坚持下去。现在我是每天以和儿子写纸条的方式说说想说的话。方式方法都是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不断根据自己的情况更新,适合自己的才最好的!
当你真正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时,你会发觉,很多事情其实都有个过程,回想我们小时候,6岁你做的事,9岁时你绝对不会再做。难道不是?所以我们也要适当给予孩子犯错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就不要大张旗鼓地训斥,而是放在心上,找到适合的时机,再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孩子。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应该多以赞赏性的语言激励孩子不断超越自己。有些朋友看到这,一定会有疑问,因为有些家长,感觉自己的孩子光听表扬而听不得批评,如果这样,问题还是出在我们家长身上,我们应该好好回忆下自己平时的语言方式及态度,是不是平时管得太严,而没有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经常带有指责的话语、否定语气,并且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表扬其他孩子呢?这些都会让孩子感觉不到我们对他的爱,也就促使他破罐子破摔了。-----所以说,反思最为重要的是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从自身找原因,除了语言及平时的方式方法外,还应该对照自己的性格来反省。不是经常会听到,“我家孩子和我小时候一样倔,我家孩子和他舅舅一样……”这也说明性格的遗传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考虑一下我们本身的性格是好还是不好,不好,我们是否自己有所改,是否给孩子创造了环境让其改正?如果我们继续我行我素,却要求孩子如何如何?那么是不是有些不妥呢?只有自己以身作则,才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当然还有一点,我们家长是否常当着孩子的面说那么倔和你的谁一模一样,这是不是让孩子潜意识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还有个借口,反正我像谁谁。----反思要从自身性格出发。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们语言方式的重要性。比如,作业是孩子每天必须要做的事,当你检查完孩子的作业有错误时,你们会如何和孩子说呢?是不是“这么简单的题也错了;怎么就这么粗心,叫你要检查检查,你就是不长记性……”我一般是这样说,“培洪,你帮我看下这道题,怎么和你的思路不一样,帮我看看是哪里出错了,一会教我一下啊!或者培洪这道题,咱俩的方法不一样,你帮我看看,谁的错了,可以吗?……”是不是我这种说话方式孩子更能接受呀,想想孩子好不容易把作业完成,正想放松一下,却听到这错了那错了的指责声,那情绪能好吗?如果我们换作请教反问的方式,那么孩子出于好奇心,也会仔细再去看一下的。平时生活中我们和孩子说话时,应该多用反问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去思考,而不要老是以肯定指责的话让孩子服从。-----我们应该从语言的方式下功夫去反思。
要想做到真正反思,只有了解各个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性,和孩子有个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多了解些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理念,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懂得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真正把事情分析到位。遇到问题,多问些为什么?让自己的心冷静下来,以平和的心态一起和孩子面对,一起克服困难。我们做好了,也会给孩子一个榜样作用,当孩子遇到错时,他也会学我们一样反思自己。
有些人也常反思,却没有效果,这就说明没有反思到本质上,也有可能是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压根就不知道如何反思?遇到事情,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自然反思没效果了。还有就是总觉得自己是对的,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说真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来缘于我们父母本身,所以提升自身素质不可小看。家长朋友们,让我们自己先充充电,然后一起冷静下来,看清问题的本质原因。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