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钢琴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艺术门类
不过我感觉在孩子兴趣爱好的引导上,美术和钢琴还真的可以相提并论来讨论一番,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求同存异,触类旁通。
现在家庭都挺注意孩子的兴趣培养的,但是怎么培养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和调动孩子的兴趣,并让她在这一领域获得快乐、做出成绩,直至成年后因而在生活中也受益匪浅,是个值得家长们不断关注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你选一个兴趣门类然后报一个兴趣班,让孩子一直上着、他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和熏陶那么简单。
据统计在中国学习钢琴的儿童,超过了学习乐器儿童的50%,学习人数不可谓不多,但是最后成为郎朗和李云迪的毕竟是绝少数,钢琴这个门类除了天分之外 ,勤练那是绝对少不了的,当年郎朗被父亲以跳楼相逼练琴,李云迪在学琴阶段每周从重庆坐火车到成都学习(那时没有动车),这些常年坚持不间断的练习和学习也是他们最终成功的一大因素。所谓曲不离口琴不离手,如果讲究手上功夫的钢琴不勤加练习,可以说,就是天才也是白搭。
因此钢琴的学习,除了起码的兴趣之外,勤练是绝不可少的,所以决定学钢琴的家长们,如果不能很好的督促孩子练琴,那么要想出成绩和提高会很难,而且钢琴还真讲究一个童子功,就是说有个最佳学习阶段,4--6岁的儿童学琴是最好的时期,因为这一阶段,是孩子手指功能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大脑发育的精剪阶段,这一阶段的钢琴学习,除了是对手指的最佳锻炼之外,也是对大脑发育的一个很好促进。手越巧,大脑越灵活,大脑灵活进而促进手指更加灵活。所以锻炼手指也就是锻炼大脑,所以钢琴学习有个这么样的特征:一是要在最佳阶段开始接触和学习,二是学习后就要勤加练习。不管你天分如何,一旦决定学习钢琴,我认为这两个重要特征都是需要重点贯彻的。当然具体实施过程因人而异,毕竟孩子不同天份有异,是这块料的、准备走专业道路,那么基本指法和和基本功可能就要特别重视,生活作息可以因此而另作安排;如果只是作为艺术熏陶和爱好修养的培养,那么就按照孩子的特点来灵活安排。但是不管哪一种情形,勤加练习都是需要的,前者不说了,后者就算不打算走专业道路,但是通过学习钢琴,孩子进一步提高了理解力、坚持了克服困难的学习习惯,这些东西都会让孩子受益一身的。仅仅就培养艺术修养和气质而言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学钢琴练琴也是无济于事的。
说完钢琴转过来说说美术,对啊,艺术修养也从小培养啊,因此周围很多家长很早就把孩子送到外面的美术机构学习。对此我也是持反对意见的,尤其是6岁之下的孩子。为何?外面的美术机构良莠不齐,大多数是手把手、一笔笔的教孩子画所谓象形的东西,而家长看到这些形象象形的东西也觉得孩子有进步,可以说,外面的美术机构大多数是为了满足家长的功利心在教孩子学美术。和钢琴最大的区别是,钢琴在勤练后量变可能导致质变,可是美术这东西,最重要的还是心里要有大脑里有有,脑里没那根玄没有那个思维和意图,画上100副也没有用。所以美术这个学科,尤其对于孩子,手里的功夫倒不是最关键的。本来孩子的空间感觉、立体思维、手指灵活度都在发育之中,这个时侯去教授成人认可的那一套象形的东西,反而是破坏了孩子最宝贵的童真和想象力,所谓树要这样画,花朵一定是这个形状,天空一定是蓝色的,凡此种种,这些都是成人的思维。为了急于看到孩子画出象形的画而破坏了他们最宝贵的想象力,我觉得这是得不偿失的,实际上,你只要有足够的艺术思维能力和修养,就是成年后接受专业画画培训也未必算晚。
当然,儿童和美术兴趣班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最重要还是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如果家长不那么功利,那么孩子获得的自由就会多一点,她的天性也会伸展的多一些。如果孩子自己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画画,或是在特定的场合里接受一些点线面的基本练习,这对于孩子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想象也是有益的。
借美术说到孩子的艺术培养,我越来越有个感觉就是“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比如你期待孩子画出生动有趣的画作,那么首先要做的是带她多领略生动有趣的场景,让她学会自己观察,观察她最感兴趣的东西。没有起码的观察,怎么能在大脑中留存画面和记忆呢?会画画的孩子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细腻观察力的孩子。所以一个不爱出门,不爱户外活动,没有机会接触到各种自然和社会场景的孩子,你要期待她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是有点不大可能的,哪怕她接受了再多的美术培训,那也是被教授的、刻意的东西,而不是属于她自己的东西。我曾看到一个专业画家写的如何培养孩子美术的文章,里面写的一点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多给孩子看大师的作品,经典的作品,给孩子买画册,精美的画册,经典的绘本,这些都是培养孩子美术细胞的最自然,最不留痕迹的做法,也是最能持久,最好的办法。
艺术的修养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生活中的很多点滴都是培养艺术修养的机会,就如同“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谈到的含义一样:要有更深的学问,更好的作诗功夫,一切更在于诗外的历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