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我当妈这几年一个常态的感受
那就是一个字:“累!”
是的,外人看起来,孩子2岁前有奶奶照看,上幼儿园后有外公接送,我应该很轻松了。
但是,我不仅一点不轻松,累还是我生活的常态
为什么呢,当然不排除这与我的个性有关(界限分明、爱操心)
事实上,不管你请任何人在你工作时帮忙看管你的孩子,如果你明确的认识到:在最初的几年,孩子与母亲的连接都是无可替代的,那么,你的母亲身涯就注定轻松不了。
首先孩子和我睡,为什么呢,最初是因为母乳,后来断奶了是因为需要,各种需要,情感需要,教育需要,我的需要,她的需要。作为一个朝8晚7(我是指离家回家的时间)的上班妈妈,和孩子接触、互动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了,所以睡前的时光那是必须属于母女俩的,而且孩子小时还有一个照看问题,先不说照看的细节,但是照看的存在也实实在在影响了我的睡眠。睡眠浅、易醒。并且有了孩子后懒觉就自动没有了。也就是说我连补瞌睡的时间都没有,唯一的可行性是早点睡,所以近年来我和孩子同步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除了陪睡其次是陪伴,只要我在家,我家的孩子就像糖粘豆似的粘住我,连拉了屎,也要妈妈擦,她当然是出于对妈妈的情感依恋,除了日常的吃喝拉撒睡,还有营养饮食啊,衣服被褥用具啊、阶段性的一些发育要点啊,生活细节啊都是妈妈在操办。好在我家孩子越来越大,吃的方面我不象以前那么操办具体了。但是孩子大了,行为言行又开始有了新的阶段任务了,比如,至少你希望她远离电视,多吃健康食品,你要做好表率吧。所以我们家晚上基本不开电视,晚饭后大家就在客厅里自由活动,这自由活动不意味着让孩子无所事事啊,他们精力旺盛着呢,我们家孩子除了画画看书之外,就要你陪她游戏,给她读故事等等,这都是精力体力的付出,有时候下班回家吃了饭已经精疲力尽了,但是孩子讲故事的请求怎能拒绝呢?你不给别人看电视的机会,总要给她安排好其他活动吧。孩子还小,还属于很多活动需要父母陪伴的阶段,不是你一句话他就立马可以去执行的。
我们家孩子一来不被允许随便看电视,二来在学龄前,也不被允许玩IPAD。孩子坐在电视前或者玩iPAD,家长固然轻松了,但是慢慢的孩子成了电视土豆了,IPAD不离手了,小小年纪眼睛坏掉了...这些结果都是需要你这个父母去承受的。我自问不希望那些场景发生,所以防微杜渐。当然人各有志,你也可以说我这个妈妈怪,不过我不以为意还是坚持我自己的观点。孩子没有电子产品可玩,她的精力怎么分配大人肯定要动脑筋的,这个脑筋肯定也是妈妈来动。此外孩子越来越大,幼儿园的一些主题活动也越来越多,物品置办啊,家园互动等等,当然也是妈妈在做。再加上如今她开始学钢琴,相当于我也开始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些东西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啊。所以下班后的我可以说是想当的充实!当然我觉得累并不是就对自己的生活安排不满,毕竟这都是自己的选择。只是作为一个坐班制度的妈妈,早9晚6这么一坐,时间已经相当吃紧了。下班后相当于继续在上班,觉得累是理所当然了。
生活的细节上,我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操心妈妈:比如,孩子早起要先喝一杯温水;一日三餐都基本要安排搭配得当、清淡的饮食;室内游乐场活动时注意温差和垫毛巾;出门在外永远备好白开水;当一个食品警察,对孩子入口的食物都要甄选。主动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做好预防(这年头带孩子去医院是多么苦逼的一件事啊!),平时注意孩子各种姿势,保护好她的眼睛和牙齿。日常生活要同时注意这些,确实不轻松,不过孩子因为生活习惯养成的比较规律,大人照看的比较细致,基本上三岁多以后,咱们基本不去医院了,就算遇到一些不适,妈妈的三角猫功夫还是一次次应付过去了。所以累虽累点,但为了避免了更大的累,这些习惯我依然保留着。至于在当妈妈的学习上,我更是积极主动、不遗余力(或许是天性吧,没人要我这样做的): 医学常识啊、早教点滴,情感互动等等,我就像一个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类知识,因为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浅薄,越觉得需要进一步学习。
因为把父母当成孩子的第一家监护人,所以从来都觉得孩子就该跟着父母,外公平时帮忙接送,我已经很感激了。所以周末的时间,我们都鼓励外公出去休闲,喝茶打麻将之类。孩子在周末更是当仁不让跟着父母厮混着。
我目前最大的的娱乐,就是周末孩子睡后,看看美剧,或者周末晚间把孩子交给外公和老公偷闲去看个电影,还要一定买较早的场次,以免不耽搁回家给她洗漱陪睡。但是就这样,也已经比较满足了。
或许孩子大点,生活起居进一步能自理,情感上进一步接纳更多的人,那时我就会轻松点,但是当她不那么需要我时,我会不会失落呢,哈哈!也说不定,在此希望自己能把握好每个阶段,因为每个阶段都是自己的选择、真实发生并存在过的。
不知道其他妈妈生活如何,特别是那些坐班的妈妈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觉得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