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莎莎嘉嘉站起来
莎莎嘉嘉站起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04
  • 关注人气:2,0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沈文裕钢琴独奏音乐会

(2012-01-05 09:55:46)
标签:

育儿

钢琴

沈文裕

演奏会

家有琴童

分类: 艺术天地

     这是我带着小丁第二次听钢琴独奏音乐会,为什么注明是第二次呢?

    因为第一次是小丁三岁多,还没接触过任何乐器的时候,朋友给了两张票,是吴纯吴章鸿母子的演讲带钢琴独奏会,很可惜,这一次活动是母亲激情演讲在前,轮到儿子演奏,一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小朋友也坐不住了,听了一首乐曲,我们就草草离场了。

     这一次,因为学习钢琴有几个月了,她的钢琴老师正好也送了我们两张票,作为琴童和家长,机会难得,自然就去了,下班后我跟斗儿普爬(四川话意为时间紧张)的吃了晚饭,然后和接了孩子的爷爷汇合,紧赶慢赶往音乐厅赶,我怕的是堵车和停车难,结果这两样都没发生,我们提前20多分钟到的会场。

     这一次是沈文裕钢琴独奏会,在此之前我们对沈文裕这个人一无所知。后来百度后发现,此君来头真是不小啊,沈文裕被誉为中国的“李斯特”“莫扎特第二”与李云迪、朗朗被并称为中国钢琴三剑客,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技术最好的钢琴家。当然可能在民众间名气还没有朗朗李云迪那么大,但是这个个子小小的年轻人确实不一般。

     他的开场白以及出场退场很简单,看得出来言辞不是他的强项,说到最后,总以“好吧,请欣赏”来简单结尾,然后就投入到演奏中。那双手犹如魔术师般或轻柔或有力倾泻在键盘上。我当然是个门外汉,但是单看手指对于琴键的掌控,以及那种流畅,也明白这功力绝对非一般人可及。

     我们的位置也很好,是舞台的左边,正好可以把演奏者演奏时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演奏中的沈文裕,不像朗朗那般全身都在动,也没有太多炫技动作。看上去,沉静的背影,只有手指在动。

   (图片来自网络,现场不允许拍照)

    我们现场的角度看过去就是这样的

http://s15/middle/6045059agb5bf121171ae&690

http://s11/middle/6045059agb5bf117fc9ba&690

     这次演奏会演奏分别是义勇军进行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贝多芬的其他乐曲乐章。前两首我还听的津津有味,同时正襟危坐,表示给小朋友一个良好的示范,不过,4首曲子一过,我就开始晕乎乎了,所谓外行看的热闹,热闹劲一过就开始打瞌睡了。后来演奏的都是贝多芬的XX号乐章,一个乐章就是5、6分钟,甚至10来分钟的长度。不是真正沉浸在这个音乐世界,想必不会呆得住并获得共鸣。

    小丁的表现呢,至始至终都很守规矩,我们来得早,广播里宣布的注意事项她都一一记住了。一开始也听得很认真,看得出来,舞台上那位无比流畅的演奏者带给她的感受是不一般的。但是也是几首曲子之后(这几首曲子时间大概是接近1个小时了),注意力也就不再钢琴上了,一会她又用手指自己跟着弹,一会又在座位上跟着乐曲跳舞。

    演奏会上半场,都是国外的曲目,下半场则是国内的曲目,有著名的黄河进行曲和其他一些脍炙人口的民乐乐曲。

    最后整个音乐会结束,晚上22:30左右了,算下来20:15开始的音乐会,除去中场休息,整整2个小时的听觉盛宴。但是没有足够的音乐水准和修养,确实还是不怎么消化得了。

    结束时互动,沈文裕表示自己一般加演5曲,但是今天看到很多小朋友来,怕影响小朋友第二天的学习,所以今天就加演了一首。这番表白让我不由得对这位年轻人心生几分好感。虽然声名在外,但是平常心依然存在。

 

    背景:沈文裕1986年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位邮递员,母亲是家庭妇女。 

 

 

    头一天偶然看了录像片《楚留香传奇》。第二天下午,5岁的沈文裕却用一根指头在母亲花20元钱为他买的玩具钢琴上将《楚留香传奇》的主旋律连贯性地弹了出来。文裕的父亲一听,觉得不可思议,儿子是不是对音乐很有天赋?看到儿子喜欢音乐,父亲东挪西借给儿子买了一架钢琴,并请了当地最好的钢琴教师——万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四川音乐家协会理事刘建平给他上课。跟刘老师学习钢琴不到1年,沈文裕第一次参加钢琴考级,便轻松考过了钢琴6级。正式学琴的沈文裕,七岁便能演奏莫扎特协奏曲KV488,八岁能演奏莫扎特的全部钢琴奏鸣曲,九岁在四川音乐学院和重庆等地多次举办正式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十岁就演奏了肖邦的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及许多世界名家名曲,同年两次受邀去南非巡回演出,引起南非全国轰动,被一些音乐权威和媒体誉为"莫扎特第二";十一岁时只照谱自学了十几个小时便能随CD唱片的速度完整地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十二岁在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的音乐会上整场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十三岁能演奏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和多次演出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十四岁与波兰乐团合作仅一天时间就演出和录制了"拉三"协奏曲和肖邦"一协"两张CD专辑;十五岁广泛涉猎和演出了大量高难度的大型钢琴作品;十六岁在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钢琴大赛上以令人惊叹不已的精彩演奏夺得第二名;十七岁,由廖弟方老师编写的纪实传记《沈文裕—从贫民家庭通往钢琴大师的奇迹》一书公开出版面世;十八岁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上轻松赢得第一名……

     所以,从他的简历可见,确实在因为音乐方面有着优于常人的天赋,所以他才能很快脱颖而出。所以对于家有琴童的家长来说,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孩子,对于学琴有一个相对理性的态度还是必要的。同时,虽然沈文裕家贫,但是他的家长却很及时的发现了他的特长,我想这也是他后来脱颖而出的先决条件之一,父母始终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