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铿锵心情:善感却不会多愁 |
77岁的老教授给我们上教育心理学,她过去的一年,坐了50多次飞机,50多次火车,一年的时间有一半在路上。有同学问她,大部分70多岁的老人,已经在家,过着养养鸟,散散步的生活。你为什么还在到处讲学?她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各位掌声四起,她说:第一:我有健康!77岁的她仍然精神饱满,声如洪钟,一天高强度的课程下来,看不出任何疲惫,反而是我们这些三十来岁的人,不断用咖啡,茶叶提神,还是忍不住要趴在桌上睡上一会。
她接着说:第二,我热爱这份事业,一来,我教书育人,可以助人。二来,我感觉到自己的重要与价值。记得去年,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教授给我们讲他老母亲的故事,80岁的老母亲,每天在家没事干,也不想下楼。他想出一个办法,就不停的叫他妈妈,下楼倒垃圾。老人家每次都很开心的领着任务下楼了,回来精气神就好了很多。他说,老年人,身体和脑子一旦有一样停止运转,就会衰老很快,得老年痴呆的机率就变大。让老人下楼倒垃圾,既让她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身体又得到了运动。
最近在网上流传盛广的“二十年后,你想过怎么样的生活”,是两种不同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一边是健康的老人,每天穿着白色球鞋出去跑步,开始一天的新生活,继续谈论工作,回家后,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一家人脸上满是笑容。一边是患病的老人,在医院里,穿着拖鞋推着吊瓶开始新的一天,然后是换药,躺在病床上,伴随着家人的泪水。这个短片震惊了每个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相继转发,还特别@身边那个从不运动的男人。并制定计划,说一定要每天把他从家里拉出去---为了自己的晚年幸福。
可是,这个计划没实施几天,就不了了之了。我们现在拥有健康的身体,因此感觉不到到时躺在医院里的焦虑与无助感觉。我们现在还年轻,从没有计划过,我们的晚年可以怎样生活。
77岁的老教授,在最后,跟我们说:我奉劝你们,一定要为自己的健康着想!因为,身体,不是你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你的伴侣的,你的子女的,你的父母的。
不要因为你自己,而让一家人的眼睛里包含泪水。
如果我们成不了老教授那样,77岁了,还能到处讲学的人,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自己还能照顾自己,不给家人添太大麻烦的人。
健康生活,从今天就开始。小伙伴们,拉上你家那个一起出去走走吧!国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