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豆眼中的死亡

(2011-06-14 00:43:42)
标签:

育儿

分类: 快乐童年:陪着你一起长大

 豆豆眼中的死亡
                                   (幼儿园的睡衣日)

 

    一天晚上,豆豆失眠了,平常9点前总会睡的他到11点才睡着.之间大部分时间,他就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一开始我只是认为,小孩子难免有失眠的时候,就耐心地躺在他身边,自己也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突然,他声音很是响亮地问:妈妈,如果我们互相保护,还会死吗?我明白了他失眠的原因.

 

    睡前,我们看了一个绘本《爷爷没有穿西装》,讲的是小男孩的爷爷过世了,他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所以一开始他很生气,因为爷爷答应带他去钓鱼,却什么也没说就去了天堂,他的胸口经常感觉刺痛。面对爷爷的死亡,小男孩经历了疑惑、痛苦与悲伤,最后他终于明白,心中的爷爷就像照片上那样微笑着,继续活在自己的记忆中。

 

    3岁多的豆豆,还无法理解,死亡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但是,他知道死亡是让人伤心的事情.看完这本书,他很是担忧地说:妈妈,我不想死.我抱着他,跟他说:不怕,妈妈会保护你的.他说:妈妈,那我也保护你,你也不会死,对吗? 我刚想回答,他又接着说:那谁保护爸爸呢?我回答:我们互相保护啊. 他不说话了,像是陷入了沉思.

   

   以前看到与死亡有关的话题,我就在想,等豆豆问起的时候,我该怎么妥善地和他说呢?就像这个时候,看他那担忧得睡不着觉的样子,我根本就不会跟他说什么人人都会死,但死并不可怕这样的话.而是抱紧他,安慰他,告诉他我会保护他.我想,一个孩子,对死亡的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可以选择一个更适合的时候,跟他说死亡的问题.

 

   第一次跟豆豆说起死亡,是他2岁左右,我们在停车场看到一只死鸟,那时,我们正好看了青蛙弗洛格的一本关于小鸟死亡的书,小鸟死了,是又回到了大自然中,埋葬小鸟的地方,第二年,来了一只一样的小鸟在歌唱.在看那本书的过程中,一开始,豆豆其实也是挺忧伤的,但看到最后,那只一样的小鸟,他马上就笑了.他那时对死亡除了隐约的忧伤,没有任何概念,甚至,是有些误解的,他觉得,死了,还会回来.

 

   所以,当他看到现实中的死鸟,马上就跟我说,这只小鸟死了,是回到了大自然中了,明年它还会回来.我没有否定他,只是继续在路边,捡起枯叶,跟他说,叶子从新生到凋零,指着花朵,跟他说花开花落的过程,让他认识来事物的消亡---所有的事物都会消亡,树叶,花朵,小动物,还有人.

 

   他的年龄,并不能完全理解死亡的概念,大多数3-5岁的孩子,只会认为,死亡就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并不能区分"生命消亡以后"和"活着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所以,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通过相关绘本,和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死让孩子来认识死亡的过程,是最浅显的办法.

 

   等到孩子大一点,5岁左右,他们能够比较具体的理解死亡,但是会觉得死亡离自己很遥远,和自己并没有多少关系.我想,此时,父母应该用恰当的词语给孩子描述死亡:心跳停止、没有呼吸、没有感情、没有爱、不是睡眠、不能思考等等.帮孩子区分睡眠与死亡,解释生病与死亡的关系,尽可能的不要让孩子对死亡存在担心与误解,比如睡着了会不会醒不来,生病了是不是就会死去?

 

   大多数父母跟孩子说起死亡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每个人都会死亡...",以我的观点,其实,这是没多大必要的,如果孩子并不了解,反而,会加深对死亡的恐惧,甚至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阴影.豆豆是个敏感的孩子,我更是不敢过于直白和过早地把这样一个"知识"强行灌输给他.他对死亡的理解与接受度,自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事实上,孩子一般要直到8,9岁,才开始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也会降临在我身上. 那时,和孩子谈论死亡,就相当于和孩子谈论信仰,谈论人生价值观.

 

    所以,当三岁多的豆豆担忧地问我:妈妈,我们互相保护,还会死吗?我回答他,互相保护的时候,我们不会死,所以,以后我们都要互相保护,好吗?他点点头,靠在我怀里,很快就安静地睡去了.

    事后,我想,这是一个谎言吗?他以后碰到死亡的问题,会不会总想起这句话?但是,我很快肯定了自己的做法,等他长大了,他会明白,死亡只是肉体的消失,有爱在,就永远活在心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临产综合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