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宝贝能力的N个户外养育智慧

标签:
育儿教育户外活动父母安全意识中国 |
分类: 育儿话题:育儿问题面面观 |
孩子是天生的活动家,尤其是当他们到了户外,沐浴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奔跑和玩耍,他们体内的潜能在这一刻都迸发出来。户外活动,可以愉悦心理,健壮体魄,对孩子身心成长来说必不可少。但户外活动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活动,父母适当的引导和用心的陪伴,会为宝宝能力的提升锦上添花。
丰富孩子的户外活动项目――――让孩子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就如一顿丰盛的晚餐,能为孩子提供全面的营养。我们会花很多心思,为孩子制定食谱,但是,很多父母忽略了他们也需要丰富的活动大餐。孩子会厌倦老是去同一个地方,做同样的事情,在活动的过程中会提不起兴趣,多元化的活动能使孩子在整个过程中处于兴奋状态,增大运动量的同时,更有利于能力的提升。
丰富的活动大餐不是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要有多好玩的游乐设施,而是父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运动量多少来计划孩子的活动。比如,一天的时间里如果上午选择在游乐场爬滑梯,荡秋千,玩沙子,那下午可以选择活动量稍微大点的活动,比如游泳,跑步,打球。不要老是呆在离家最近的游乐场,经常换一换,孩子会有新鲜感。时间充足的假期,带孩子去远一点的地方,去郊外的大草坪,去好玩的湖边,海边,甚至为期几天的旅游。新鲜的事物,可以让孩子时刻保持兴奋,可以提高活动兴趣,激发孩子对运动的需要和喜爱,到处走走,见识不同的人和物,是增长孩子见识的最好办法。
提前分析,即时提醒,后果教育―――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从室内走到户外,多了很多安全隐患,孩子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在奔跑,跳跃,攀爬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越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就越能激发孩子的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可以在活动前和孩子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哪些东西可以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并共同讨论应该怎样玩才不会出现危险。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孩子,如果有危险的举动即时提醒他,再教给他正确的方法。有时,重复简单的说教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让其他小朋友的行为来影响他,让他看一些保护能力较强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刚刚那个小朋友摔跤了是因为什么。但是让孩子了解的危险后果应该有选择,注意适可而止,不能吓唬到了他,以免造成负面影响,孩子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分析,去总结生活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他难免付出一些成长的代价,这些都是正常的。他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会在一次一次的锻炼中得到增强。
父母不过多干涉,给孩子自由―――发展判断力与想象力
如果你去美国的任何一个儿童游乐场,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玩的时候,西方的父母只站在一旁镇定自若的看着,只有孩子叫的时候才过去处理一下。而中国的父母会紧紧的跟在孩子后面,寸步不离,不停的说,这个不能玩,危险,这个放下,脏,不在这里玩,这里不好玩。西方的孩子可以一屁股坐在沙子地里,可以在水坑里拼命的踩水,可以在灌木丛里钻出钻进,而中国的孩子,只能呆在父母划定的圈里。从孩子们的表情可以看到,西方孩子眼睛里的无拘无束和对事物的热情,中国孩子的眼里是厌倦。带孩子来到户外,就让孩子无拘无束的玩,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可以激发他们内心的很多灵感,他们会自己去发明很多新的玩法,在游戏中不找到层出不穷的乐趣。让孩子自己去判断这件事情好不好玩,有没有意思,该不该做,或许他们会在一只蚂蚁身上找到乐趣,愿意趴在那看上半个小时,父母不要走过去,跟他说:这个不好玩。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在水坑里跳舞,在沙坑里尽情发挥,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奔跑,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就是给了孩子判断力,想象力发展的空间。父母永远要记住:弄脏了衣服可以换,但孩子的童年没办法再来一次。
让孩子多与他的伙伴一起―――让孩子学会“等待”与“分享”
户外活动,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步。哪怕是2岁以前主要以自我为中心,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他们也会通过观察,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孩子之间互相学习的能力特别强。3岁左右,孩子开始慢慢的爱团体活动了,在玩耍的过程中,他们要慢慢学会如何与别的孩子打交道。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品质就是“等待”和“分享”。比如,当几个孩子一起滑滑梯的时候,必定会出现推推挤挤,互不相让的情况。父母在一旁告诉孩子,学会等待,大家一起轮流玩,每个人都能玩到。推推挤挤不仅很危险,而且如果有小朋友没有玩到,会不开心。父母可以在一旁帮助孩子一个一个来,根据发生的正反例子,让孩子去感同身受。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记住。分享是孩子融入到社会的重要品质,爱分享的孩子最受欢迎。孩子都有一个特性,自己的玩具不给,别人的玩具要玩。这时,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会让孩子慢慢走出分享的第一步,得到分享的乐趣,从而将分享作为自己的一项品格。这就是为什么在孩子上幼儿园后,会懂得更多的与人打交道技能的原因,因为他们在与别的孩子玩耍的过程,都是在学习与人打交道,为他们走入社会迈出第一步。
父母参与会让孩子更高兴――-增进亲子感情,健全孩子人格
一个孩子的人格是否健全,和他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幸福家庭出来的孩子,心中有爱,有底气,有安全感。父母和孩子经常在一起玩,可以增进亲子感情,给孩子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如今很多父母都是上班族,陪孩子的时间很少,下班时间能带孩子去户外运动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也是联络亲子感情的好机会。不要只坐在一旁看孩子玩耍,和孩子一起散步,游泳,打球,玩沙子,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像个孩子一样,奔跑,大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是在敷衍,而是用心的在陪他玩耍。在与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对于孩子不够擅长的的地方,父母给予指导,有意识的去帮他锻炼加强,并不忘安慰与鼓励孩子。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大声的喝彩,支持与表扬孩子。这样的时刻,对于父母与孩子,都是难以忘记的幸福,孩子也在这样的爱里,容易得到冷静,乐观,积极的性格,拥有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