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生命健康贡献--维生素百年纪念会

(2012-04-20 15:32:18)
标签:

杂谈

人类生命健康贡献--维生素百年纪念会



 

(杨月欣教授)

【熊苗营养教育中心】-最新营养资讯报道-www.xiongmiao.com熊苗营养网

  维生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必要可少的一类微量的生物物质已为世人所熟知,并承担着健康饮食之路上的重要角色。维生素从发现、鉴别到今天生理功能不断地确认经历了坎坷的百年历程。

   为了纪念“维生素百年”,中国营养学会、上海市营养学会于2012年4月11日在上海共同举办了“人类生命健康贡献--维生素百年纪念会”。本次会议得到了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的支持,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20名会议代表参会,其中有20家新闻媒体。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月欣教授主持了纪念会开幕式,程义勇理事长致开幕词,他指出营养学的研究成果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维生素缺乏病的研究使更多民众免除了死亡的威胁,无数民众得到了预防和治疗,改善了健康状况;营养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已经使人类的健康史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科学的发展永远是螺旋式发展的,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仍有很多课题值得探讨、研究,许多新的科学知识需要推广,很多研究尚未完成;维生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已被引入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取得了很多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我国营养事业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政府对营养改善事业的关注和强力支持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谢磊副总裁在会上发表讲话,介绍了营养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存与生活改善的巨大贡献,指出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对人类寿命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功不可没;同时指出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营养问题尚待解决,以及人口老龄化相关的健康问题;我们应该加速科研的步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证营养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政府部门、学术组织、科研机构和企业界的同仁通力协作。

 

人类生命健康贡献--维生素百年纪念会



(Manfred Eggersdorfer博士)

郭俊生副理事长和苏宜香副理事长共同主持了接下来的研讨会。研讨会邀请著名营养学专家赵法伋教授、杨月欣教授以及周建烈博士和来自瑞士巴塞尔的Manfred Eggersdorfer博士在会上分别作了“维生素百年历史回顾”、“营养研究未来与展望”、“维生素D临床新概念(2010-2012)”、“维生素科学新进展以及对生命健康贡献”四个专题报告,这些报告既对维生素研究历史予以回顾,又对维生素研究发展加以展望。与维生素缺乏病有关的诊疗历史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直到1912年,Funk成功地分离出“抗脚气病的维生胺”,即后来命名的维生素B1,从此掀开了维生素研究的科学史。1912-1960年可以说是营养学研究史上营养缺乏病和微量营养素发现的高峰时期,维生素相继被发现、提纯或合成,因维生素而获得的20个诺贝尔科学奖夺目光辉,如同一个个里程碑,记载着营养学为人类生命的卓越贡献。在维生素发展的百年中不仅使营养科学得到重要发展,更让我们全面理解食物、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得到肯定。人们对维生素在膳食中重要性的理解已经取得了显著并令人兴奋的进展,然而要把这种认识转化为理解维生素补充对疾病的预防和对健康的有益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新世纪维生素科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维生素摄入不足或缺乏的认识因与慢性病有关而受到更多关注;新世纪维生素科学任重而道远,维生素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营养检测和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食物成分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关注的热点。

 

人类生命健康贡献--维生素百年纪念会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记者招待会,《中国食品报》、《健康报》、《解放日报》等20家新闻媒体到会,就维生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等问题与中国营养学会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会议融入了对国内外科学前辈的崇敬之心,也寄托了对当今营养发展及健康应用的殷切之情。我国很多老一辈营养工作者在不同时期已经为人民营养健康做出过不断努力,其中包括了营养素需要量的制定、缺乏病的防治手段、营养素干预等,使国人能度过危难时期;在今日,有更多的研究者投身并致力于营养研究和应用工作。通过重温维生素百年,将继往开来、永远向前,去发现更多的生命现象,为我国人民迎来健康长寿的新时代。                                                              

中国营养学会 2012.4.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