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养师应该知道的前景发展方向

(2012-03-12 10:12:07)
标签:

健康

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我国具有特殊优势的实体产业

营养师应该知道的前景发展方向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大健康”产业发展迅速。美国两届总统的特别助理和经济顾问保罗·皮尔泽等一批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第五波产业也就是健康产业将替代IT产业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从近年的发展看,健康产业也确有加快趋势。美国当前发展最快的两大产业群即为健康和新能源。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健康产业和市场均迅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门槛”。如果依据目前美国健康产品人均消费水平推算,我国至少有17.4万亿的增长空间。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的拉动、消费市场的增长、劳动力的就业和三农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健康产业范围较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康食品”、“医药”两部分,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从医药产品入手,而我国则可从健康食品(营养产业)入手。

  

    我国发展营养产业,既应引进先进科技成果“中西结合”,更应具有我国特色、保持核心竞争力。除了发展膳食补充剂、营养强化食品、富营养食品、营养调整食品、有机食品、新资源食品等,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利用对“药食同源”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大力整理、开发各种功能性食品、特殊膳食和其他有益健康的食品。这些正是全球疾病谱从急性传染病为主向慢性病转变后,人类维护健康和恢复健康的迫切需要。应该说这是世界新一轮经济发展给予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责任。

  

    自古以来我国就认识到“治未病”、“食疗”、“食补”、“食调……掌握了养生保健、调理康复、延寿养颜等大量的独到方法,这同今天营养学、保健医学所讲的科学生活方式、膳食结构调整以及食用功能性食品等都并无二致,且早了不仅千年。无论历史还是当代,我国在“健康”这门科学中的位置都是无可替代的。发展营养产业,我国完全可以掌控一定的核心技术和话语权。例如我们的凉茶,同“可乐”相比,在健康概念上占有的优势太大了。尽管它在我国宝库中还仅是一种科技含量并不高的饮料,却已有100多亿销售额。我们不但有海量的营养健康产品可以走出国门,更可以“医学哲学”、“保健养生文化”、“饮食文化”等扩大世界影响。当今天人们遭遇生活方式病的凶猛侵袭,发现纯西医并无良方时,我国丰富、宝贵的历史积淀和健康思想文化就显得弥足珍贵。所以,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我国是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其原因在此。这是欧美各国十分重视并积极研究我国医学和食品成分,一些500强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大力发展“功能性食品”的原因;也是日、韩等国目前全力发展“汉医”,拼抢这块“战略高地”的深远意图。我们担心这个优势正在逐渐失去。

 

  营养产业涉及的产品具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是学科综合性强和跨越度大,至少涉及到农业、食品、营养、人类、生物、中医药、养生保健、医学、生态、环境、化学等领域;其二是科技含量高。这些产品形态上大都是食品,但与人们脑体发育、免疫能力调节、慢性病人饮食需求、长寿美丽等健康诉求的关系密切。我们建议国家重视营养产业的发展,从宏观政策上予以鼓励和大力扶持,具体建议如下:

  尽快编制“国家营养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从近年我国市场看,各类营养产品的发展趋势明显、上升迅速,但是处于没有统一概念、标准、政策、规划、组织、指导的散乱状态,需要因势利导予以管理。建议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抓住全球发展大健康产业、我国优势被国际普遍认可的难得机遇,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这一能够促进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社会和谐、经济增长之间良性循环的产业更快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曾首次提出了“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建议在此基础上尽快组织制定“国家营养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采取切实措施予以快速推进。

  批准组建“中国营养健康产业协会”

  营养产业属于我国确有优势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并且拥有学科综合性强、跨越度大、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无法与现有的政府部门的管理分工完全吻合,单个企业在许多工作上难以胜任,这就更加需要组建一个行业组织,对全产业实施领导、协调、沟通、自律等职能;统一考虑产业的规划和发展,解决新兴产业遇到的困难,在国际竞争中加强自身力量。据了解国家发改委的有关机构从1995年起就开始调研营养产业的状况和发展政策,并团结了大批相关机构和企业,可以迅速地开展产业组织工作。

  建设“国家营养产业基地”

  我国发展营养产业离不开国内外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大环境,也离不开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和新进展。因此,建议选择具有科研、技术、生产优势的地区建设一个或数个国家级的科研生产的示范性基地,对内发挥引领作用,对外发挥科技交流窗口和接轨作用。产业基地应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领先地位、“产学研”一体化的营养产业“硅谷”,并且着力打造相当一批独显我国特色和优势,由我国“立标准”的营养健康企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