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水的自然之理

(2017-12-24 22:11:05)
标签:

杂谈

易更三圣唯心传,大道至简八卦禅



在徐州做风水的时候,笔者有幸看到了一个家族的坟地,在寒冷的冬天确实生机勃勃,这些小小的绿草竟然开着紫色的花。



古语所传:生气也。这不正是生气吗?同一块麦田的土壤,差距如此大,你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秘。如果继续推究下去为何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笔者依旧是那句老话——有其内必形诸于外。地下的脉气不同。



风水的奥妙就在这里,每一个公墓园里都有最佳位置,只是能否辨识出来。一个拿着罗盘跋山涉水的风水师,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了。



到处是高楼大厦,到处是公墓园区,社会变化了,一切必须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诚如《易经》所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易者,变也。



那么不变的是什么呢?是道,是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清朝末期有一个县城择址,有两个地方可以选择,但是到底选哪一个地方作为县城?大家各说各理。后来有一位长者说:在两个地方挖同样长宽深的泥土,然后再来称这两个地方的泥土,哪个地方重,就选哪一个地方作县城。

结果两处的泥土重量竟是完全不同,这其实就是一种对气用象来推测来观察的办法。土能生万物,而同量的泥土质却不一样,更重的泥土含有更多的生气,于是县城就选择了这个地方。后来这个县城很兴旺,出现了“隔墙两制台、隔江两提台、五里七道台、十里八藩台”的鼎盛局面。

学习易经,不是空谈,不是唱调调,必须融汇其理与生活结合起来,一个坤卦,厚德载物,坤为大地,厚重的泥土才能承载更多,这就是道法自然,这就是风水的奥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