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拖延症战斗的都市人
(2012-08-15 16:01:43)
标签:
觉知心理学深圳心理咨询广东心理咨询教育 |
分类: 心理文摘 |
每次都提醒自己要开始工作了要开始工作了,却总是迟迟不能真正入手进行;越重要的工作越是拖到最后不得不做的时候才做;做开了大半的工作迟迟不能一鼓作气把它完成;工作前总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耗去大量时间精力,事前焦急万分,事后懊恼不已……
这都是拖延症的典型表现,拖延这个行为模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都市人的工作与生活,网上甚至还出现了各种与拖延症做斗争的“战拖群”,大家纷纷倾诉和分享自己的战拖经验。
靠己不如靠人
“靠己不如靠人”是阿军觉得最好的战拖方法,他认为有拖延症状的人就是意志力不够坚定,靠自律已经是很难或不可能,一定得借助外力的作用来与之抗衡。
很多时候,应该事情越繁多越紧迫,越要抓紧时间去做,但拖延症患者却刚好相反,阿军也是一个典型代表。“记得有一幅关于拖延症的漫画,上面的人说了句:考虑到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我决定还是上一会儿网先。这个漫画简直太能表现我的心理了。”阿军说。
他的拖延症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别的事物吸引、工作时以查资料为心理暗示,一上网便回不到工作上,睡觉时本想看十五分钟的书,结果越看越精神就不放下书本了……
阿军很了解自己的情况,他现在尽量避免让自己在该工作的时候碰其它东西,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因为一旦分心,后果便非常堪忧。但外界的突发影响却始终不能预料,很多时候一个电话就能影响他的思绪。
由于太容易被影响,他开始寻求别人的监督和帮助。在公司,有老板与工作进程带来的压力和氛围,工作强度还可以,一旦工作没完成,阿军下班后就直接去父母家继续工作,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效果还是好一点。
“有时候工作拖到很晚才完成,迟迟不愿动手去做,心里总是暗示自己是完美主义者带来的影响,因为重视,所以才不轻易出手。其实我知道,把事情拖到最后,时间紧迫地去做,出来的效果会更惨。”
为了克服拖延症,阿军在工作上要求同事与父母对他有所监督,而对生活中一些琐碎但不得不去办的事情,他采用“绝对服从”的方法来限制自己,将决定权交给父母或好友,让他们决定先做哪一件、什么时候必须完成,很多时候别人给的决定只是随口说出来的,但“绝对服从”的承诺却让这些本身很简单的事情不至于一直拖着。
一些长期形成的坏习惯,阿军交由电脑去“监管”,比如说网游,现在玩游戏的时候故意不申请成年人认证,被认为是“未成年玩家”的他,在规定时间后再玩下去所得的游戏经验值就会减半甚至没有经验值,这样就让自己失去了为游戏角色“冲级”的冲劲。同时,他还在电脑上安装了计时的软件,一到规定睡觉时间,软件会强制将电脑锁屏。
【心理点评】
责任外移
“靠己不如靠人”,这是典型的责任外移,将本来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别人,这其实是小孩子的做法,而不是一个成年人正常的生活模式。而且,长此以往,容易养成依赖他人的模式,更不容易改变拖延的毛病,因为自己总能从身边人那里找到让自己拖延的理由。
做一个有承担的人首先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拖延就是自己的问题,不是他人的,这才是最终解决拖延问题的最好方式。
可以参考如下方法:
对内,在内心的疏通与呈现上,要做得足够,看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做出调整。
对外,给自己一定的压力,责任在于自己,修正自己的不良模式,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第三是要有详细的计划,不要较易放弃,可以有所调整,但必须努力坚持。
只要做好这几点,拖延不再是难题。
●本期心理点评专家
于东辉
广东省心理危机干预联盟委员、广州市心海榕心理咨询机构心理专家、中央及省市多家电视节目心理专家,擅长深度创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