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于抑郁--享受抑郁的利益--朱建军
(2009-08-14 23:07:10)
标签:
忧郁抑郁心理健康教育朱建军意象佛学杂谈 |
分类: 觉知心理学 |
湄表姐:抑郁有两种:一种是压抑引起;一种是沉溺抑郁,享受抑郁带来的“利益”而不乐于改变,可以不承担责任,不为自己负责。本段节选自朱建军意象对话技术讲座。
"沉溺",我的书里提到的,这是另一种情况,不见得是压住了,它在这里兜圈子,这个能量起来激发了另一个,那个能量起来又激发了另一个,最后形成了一个循环,也许是三个也许是一百个,形成了一个旋涡一样的在兜圈子,这也是一种挺常见的,比如抑郁症,有两种抑郁,一种是刚才说的有什么被压抑了,还有一种,实际上他的抑郁有时是一种瘾,他在屋子里哭你发现你很难把他从里面拽出来,说乐在其中不对,但他就是上瘾了,你说"你别天天在屋里闷着出去转转",他说"你说的挺对,我也知道出去转转可能会好点,可是,如果我出去了看见大家都那么快乐,我更会感到我是多么地悲惨,所以我还是不出去的好","那你做点你喜欢的事情也许能快乐点","是的,我也知道我应该做点喜欢的事情,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喜欢的事情呢?"然后你说"你去医院吃点药能好点","是,我也知道应该吃点药,但是我要是吃了抗抑郁的药我的智力会受影响,我将来会更惨"。总之不管你说什么你会发现他都有一个"但是"在后面等着你,这种人很多都沉溺在里边了,为什么呢,抑郁对他有一种诱发作用,抑郁会引起另外一个东西——自怜,我好可怜呀,我这么悲伤都没有人来帮助我,这种自怜又会带来另外的东西,比如有人来哄他,这是外在的获益,还有一种是内心的获益,放弃责任,比如大家让我下午再讲课,我说我好可怜呀,我去年那么辛苦,做了那么多工作,今天是元旦啊,这么好的日子,我就很有理由地放弃责任,下午就闷到屋子里,那又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我会更抑郁,因为我们都知道抑郁的人闷在屋子里最容易抑郁,行动越多抑郁越少,然后继续想,我好可怜呀,虽然不用去上课了但我还是不快乐,本来我应该有一个快乐的元旦,都被我这个抑郁毁了,现在我虽然待在家里只能这样凄惨地生活,我这种自怜呢就又有理由放弃其他的责任,比如左辉让我陪她去逛街,我说你看我都这样了,你还忍心让我陪你去逛街吗?然后我就不用去逛街了,左辉一个人跑出去逛街,我一个人呆着,你看我都这么抑郁了,她一点都不知道安慰我,又自怜,我是一个多么惨的人,得不到爱,然后我就更需要放弃一些责任。你看它就这么形成一个循环。这种东西我管它叫沉溺,循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面的压抑并不多,但他同样走不出去,象一个旋涡一样。对这两种我们的原则是不一样的,对于压抑我们是要解除他的压抑,对于沉溺我们是要打破沉溺。刚才叶斌说心理咨询师不一定对别人的态度都要好,对后一种我觉得有时候你对他太好,慢慢你就被卷进他的旋涡里去了,你成了他旋涡里的牺牲品了,具体怎么做以后再说。这是第二种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