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在吴淞口忆往事点点滴滴

(2012-05-28 11:13:42)
标签:

吴松口

临江公园

往事

分类: 生活杂谈

  5月17日应圈友【枯藤真人】的邀请,我们再次相聚在上海的宝山,再次来到了扩建后的吴松湿地公园。http://s12/middle/60412891gc101b9e4c49b&690
http://s14/middle/60412891gc101b35bff9d&690
http://s15/middle/60412891gc101b3ddd23e&690
    奇花异草装点了初夏的公园新貌,令人陶醉。http://s15/middle/60412891gc10208eccebe&690
http://s9/middle/60412891gc1020951ea68&690
   初夏的上海显得闷热,灼热的阳光驱赶不了我们对这里的种种的依恋。http://s1/middle/60412891gc10210ba2940&690
http://s8/middle/60412891g79b36862d367&690  

   游人不多,还更显悠闲,我们可以尽情地取景。http://s7/middle/60412891gc1022217a466&690
http://s5/middle/60412891gc10223865b94&690
http://s4/middle/60412891g79b369ff26d3&690
http://s11/middle/60412891gc102257a65ea&690
http://s12/middle/60412891gc10225f8193b&690
  甚至不愿放过那每一棵并不显眼的小花、小草,因为它们那也是生命的象征。http://s8/middle/60412891gc10236d60597&690

  几十年前吴松码头曾经是我们上海知青奔赴崇明农场的出发点。http://s7/middle/60412891gc102442e5bf6&690
http://s14/middle/60412891gc1024bd12eed&690
http://s5/middle/60412891gc1024ff29f64&690
   从这里我们往返于上海---崇明,江水记载了知识青年的甜酸苦辣;游轮满载着上海知青的理想、向往;http://s13/middle/60412891gc10267b1f6ec&690
  说不清有多少次的往返,但决然不同的心情就取决于驶往不同的目的地,似乎汽笛一响,自己的命运就无法主宰。http://s13/middle/60412891gc1026d4e160c&690
http://s2/middle/60412891gc10263d71241&690
  熟悉的芦苇荡更勾起我的回忆,站在江边远眺,把我带回到1968.12.30.离开家人,离开上海的那一幕。我们也在熟悉的芦苇荡丛生的崇明农场度过了几个春秋。

  原来这被打捞出来的沉江木船也是沧桑岁月的记录。很快引起了我们的好奇。http://s1/middle/60412891gc102e3884440&690
http://s5/middle/60412891gc102e0936f84&690
   当年我们虽然还年幼,但复杂的心理已让我们逐步成熟。

http://s7/middle/60412891gc102e7219896&690
   对于出生在上海的人来说,都知道吴淞口。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去住在吴松的外婆家。每次是在老北站的鸿兴路乘坐51路公交车或者是坐火车去的。外公外婆早在我读小学时就相继去世,这一切早已成为历史。但我还能记得途径的几个站名。记忆中的沿途都是一片片的田地,一间间零星的茅屋在我的视野里不停地朝后移动着直至消失。年幼的我,往往在车子还没开动几站就沉沉地入睡了。一觉醒来已是吴松镇了。不用大人的陪伴,便能跑在他们的前面。先经过当时的永安二厂厂房,沿着一条小巷来到永安二厂子弟小学门口,我总会傻傻地站在门口好奇地踮着脚望着里面,渴望长大了也能进这么大的一所学校念书。学校旁边是各种店铺:琳琅满目的杂货铺,飘着葱香的点心铺,经营各式烟酒的夫妻老婆店。。。学校对门就是永安二厂的职工工房,工房的规模很大,我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熟悉那里的人,我的童年有很多时间是在那里度过的,那里有我儿时的伙伴。工房里几乎所有人都认识我的外公外婆。在上海的永安公司和永安一、二、三厂的老板都是姓郭的广东老乡。所以永安的职工大多是广东人,工房住的也都是广东人了。因为我外公外婆的工作、生活圈里接触的都是广东人,所以他们的上海话是不合格的。而我们这些孩子就仅会上海话也能听广东话。每年的年初二是我外公的生日,全工房的人都知道那日子,那一天我们上海的亲戚都会聚集到外婆家住上几天,热闹庆贺几天,为外公祝寿。门房为我们敞开进出,不用访客登记。。。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眼望天边,记忆的长河乏起甜酸苦辣的滋味,岁月匆匆带走了美容鲜艳的同时,也增益了宽容和平易的傻笑。http://s1/middle/60412891gc1036e3541d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