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居民小区都在争当“文明小区”、“绿色小区”。文明说居住的小区门口在挂上了这些金色的挂牌。
“文明小区”的评比标准之一,就是在居民楼里不能有失窃事件发生。
“绿色小区”肯定是达到规定的绿化种植面积。
昨天下楼到公园散步时,发现小区的公告栏上报道了,前天晚上9点左右,小区出现了2名可疑的陌生人,由于发现及时,没发生任何失窃事件。提醒大家临近国庆长假,提高警惕。
在看公告是听到邻居在议论,以前有一户居民曾经发现有人入室,去居委会向里弄干部报告了此事,得到的回答是,不要伸张出去,东西没少就算了,原来是怕影响正在评选“文明小区”的结果。这也采取了报喜不报忧的方法,欺上瞒下。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几年来,每天晚上居委会的广播里都播放着始终不变的警示,什么请各位居民注意关好门窗,提高防范意识,检查好煤气...。
起先听了觉得好笑,一边在宣传,每天必须保持室内通风,谁都知道,睡觉时更需要保持空气的流通;岂能把门窗都关好了再睡觉呢?这样的警示,只能算是对上级的一种工作交代,但毫无成效的宣传,就形同虚设,治标不治本。
其实,我们这里的的防范措施应该挺到位的了,几乎家家都有防盗窗,户户都有防盗门,每个居民楼都有防盗电控门。小区的门卫还有监控探头。但还是屡屡出现失窃案件,特别是临近过年过节,入室盗窃的事件,从老式里弄到新建高层都有发生。形式多样,防不胜防,难道这是单靠防盗门、防盗窗、电控门,甚至是每天关闭门、窗能解决的吗?
这些现象让我联想起在法国探亲时所见到的实情,不得不让我们感慨万分。当我们半夜到达女儿家时,女婿开车直接进入花园的入口处,地下室的车库门也是敞开着的,由车库可以直接上楼到客厅...。http://s6/middle/60412891gadf88662f535&690
习惯了离家前得锁上几道门的我们,看到此景几乎都惊叫了起来,问是否忘了锁门,怎么大门是敞开着的。女儿的回答是,无论白天夜晚他们从来不锁门。我们知道,即使锁门也是防不了任何人的,低矮的木质的栅栏门,很轻松地就能跨越进去。
与邻家相隔的也只是一排树,不像我们这里都是森严高墙相堵。
像这样的就是紧挨着的2户人家。http://s16/middle/60412891gadf893d2059f&690
白天我们去别墅小区周边去逛逛,看到的也都是敞开着的大门,一眼能看到门内停放的汽车和花园、游泳池。http://s16/middle/60412891g77cc22d2388f&690
http://s2/middle/60412891gadf95fd7d2d1&690
我们在别墅区内散步,所看到的就是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
http://s14/middle/60412891g77cc2373e80d&690
http://s14/middle/60412891gadf965be757d&690
http://s3/middle/60412891gadf8ab1de342&690
http://s12/middle/60412891gadf8b49416db&690
沿街的底楼阳台。
http://s6/middle/60412891gadf96bc62115&690
步出别墅区的一条街,公交车站就在这里。
http://s10/middle/60412891gadf96f84e869&690
这里没有大声地喧哗,欧洲人的休闲和慢节奏都在这幽静的街景上体现出来了。一片悠闲、宁静的氛围,人们在无忧无虑中生活得多么舒适。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自然会感觉轻松,人与人之间也就不存在任何堤防的意识。
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精神面貌和素质才会得到更高境界的提升。我们的根基毕竟在中国,再好的环境也是别人的。我们多么向往这种无需防范的安宁,追求这样的安逸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