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喝早茶 彰显区域性饮食文化

标签:
饮食文化两广消费早茶杂谈 |
周末,带家婆到酒店喝早茶。为了让老人多睡一回,我只好提早去占位。
在我们这里,平时喝早茶还容易找到位置,到了周末或节日,如果是7时多到8时去,就只好排队等位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喝早茶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休闲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早茶”的实质已不再是单纯的果腹、吃点喝点,而是享受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早茶时光的特定感觉。
生意人和单位接待是茶楼赢利的主要贡献者。他们人群不固定,非此即彼,却每天必有一帮人来。“无利不起早”,尽管昨天的夜生活已经疲惫不堪,为了生意需要,他们肯定一呼即应,不招都想来。他们点最贵未必最好吃的。
周六日或节日商人一般不来喝早茶,年轻人或一家大小是填补这个空白点的生力军,他们或随家人或为异性朋友或为放松消闲而来,其消费水平介乎商人和老人之间。
喝早茶,我们这里没有专门的茶楼,只是酒店兼营。早上提供喝茶,中午、晚上提供正餐。酒店大厅消费平民化,你喜欢吃多少都可以;包房则设最低消费,但较为私密不受干扰,是生意人和单位接待的首选。
“早茶”不外乎茶水与点心,内容却几乎包罗万象。拿茶水来说,有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元堡茶、普洱茶、菊花茶、玫瑰茶、铁观音等,其中有的茶资相当不菲,动辄数十乃至数百元一壶。考虑到年轻人的需要,很多酒店还提供牛奶、玉米汁、可乐之类的“西式”饮料。
至于“点心”就格外丰盛了:面点类有云吞面、花色炒面、猪肠粉、虾仁粉、卷粉、汤粉、马蹄糕、马拉糕、蛋挞、叉烧包、豆沙包、莲蓉包、椰蓉包、水晶包、小笼肉包、小笼虾仁包、小笼蟹粉包、南瓜饼、烧卖、葱油饼、印度薄饼等等,还不算各种各样花色繁多的小点心。汤粥类的有皮蛋粥、鸡丝粥、猪肉粥、白果粥、鱼片粥(生汆)、猪肚汤、猪血汤…想吃荤的有小笼排骨、小笼丸子、荷叶鸡、纸包鸡、酱凤爪、酱牛肉、酱肚条、酱排骨、烤鸡翅膀、肉串等。总之,只有正餐吃不到的,没有酒店不供应的。
两广以外的地区,好像就没有这种消费习惯了。去年9月份我到南京出差住秦都大酒店,一天想去喝早茶,结果到餐厅一看,只有自助餐供应。这是否说明,喝早茶只能是一种地域性的饮食文化现象,不具备泛化克隆的基因?
呵呵,不说咯,茶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