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峡民谣辞典277

(2022-05-11 05:16:30)
277.
儿多不过继,
女多不当童养媳。
曾读过一个南斯拉夫的短篇小说《九个里边挑那个呢》,故事很简单:一个鞋匠,钱不多,房子不大,儿子却很多。数了数,一共九个。鞋匠就是给人定做鞋子的人,而不是我们说的补鞋子的人。鞋匠闲下来,就弹着一个破风琴,领着九个儿子唱着民间的歌谣。穷并痛快着,就是鞋匠生命的歌谣。鞋匠的邻居是个很富有的老头,房子富丽堂皇,老婆雍容富贵。但是他们没有儿子,也没有女儿,一座很大的房子里,没有歌谣的声音,也没有欢笑的声音。他们两个在自己的房子里听到鞋匠和儿子每日的歌谣与快乐,就认为太噪杂了太喧闹了。老头警告鞋匠不要再弹唱了,鞋匠说好的,但是一会儿儿子们又开始唱起歌谣,鞋匠又开始弹起破风琴。时间久了,老头就走过来对鞋匠说,在九个儿子里挑一个跟他们生活,过的日子肯定比现在好。鞋匠答应了,鞋匠的老婆也答应了,但是在具体挑选哪一个给出去的时候,鞋匠和老婆很是为难,挑来挑去挑不出一个儿子给邻居。鞋匠和老婆让孩子们自己决定谁去给邻居当儿子,九个儿子谁也不愿意。于是鞋匠说:来吧,我继续弹风琴,你们继续唱歌谣。于是富豪邻居说:让穷鬼们快乐去吧。
这个小说,我读了一次就永远记住了。里边包含着的人性光辉,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西峡民谣说的儿多不过继,其实和南斯拉夫这个小说是一样的。儿子再多,都是自己的,为什么要过继给别人呢?最为重要的是,西峡民间认为,儿子一大群,不知道哪个儿子是最优秀的,假若把最优秀的儿子过继给了别人,到了某一天后悔都来不及。在现实生活里,的确有很多个典型,就是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哥哥做儿子,或是过继给弟弟做儿子,反而这个过继的儿子最后混得最为体面。但是这个体面的儿子绝对不回去看望自己亲生的父母,他会认为在亲生父母眼里,自己是最多余的,不然怎么会忍心过继给被人呢?还有的父母生了一群儿子,就把某一个改名换姓给了别人,结果这个儿子是一群儿子里最有出息的,让父母终生后悔莫及。西峡有句话叫“谁知道哪个萝卜好做种”,就是儿多不过继的翻版。
女多不当童养媳,也是个民间真理。在老日子里,童养媳的地位是很低的,几岁就到婆家去,过着低贱人家最低贱的生活。童养媳最为难以忍受的是七八岁就要伺候公婆,拎屎倒尿是童养媳每天的必需。过去说三十年媳妇熬成婆,就是从童养媳熬起的。一个女人要忍气吞声三十年,那是多么漫长的日子啊。假若婆婆身体很好,童养媳就是三十年也熬不成婆婆,一生的好日子就实在是过于短暂了。老话说“宁当大家奴,不当小家女”,这个小家女指的就是童养媳。大家的女奴,还能过的体面一些,小家的童养媳可能就要低贱一生。
这个西峡民谣只有两句,却是老日子的生活真谛。在有意无意之间,指教村庄的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儿女。当今读到这个民谣,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情。而那个遥远,就是民间的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